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英國被迫中止金本位制。1925年,時任英國財政大臣的丘吉爾宣布英國重返金本位制。1929年,世界經(jīng)濟進入大蕭條時期,為促進出口,各國再次放棄金本位制。1944年7月,為恢復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的世界經(jīng)濟,44個國家創(chuàng)建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取代英鎊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1971年8月15日,在國內(nèi)通貨膨脹的壓力下,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宣布美元放棄按固定官價兌換黃金。
德國黃金自動柜員機發(fā)明者托馬斯·蓋斯勒:
20世紀70年代我父親去世的時候,他留給我一小塊純金,我當時看著這塊東西覺得很可笑,既不能吃,也不能用來買東西。于是,我把它拿到金屬回收站,換回了一些錢,買了一輛摩托車。這樣做現(xiàn)在看起來很愚蠢,那時我還是太年輕了。
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曾這樣描述黃金命運的改變:黃金,不再從一個人的錢包跑到另一個人的錢包,人們貪婪的手也碰不到它了。黃金不見了,它們又回到了泥土里。
黃金與貨幣的關系若即若離了近100年,最終,人類還是告別了黃金貨幣時代。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馬丁·舒比克:
在當代社會,必須有更好的支付中介,這一更好的支付中介就是紙幣。
我們今天使用的紙幣被稱作法定貨幣,由國家發(fā)行并通過法律強制使用。當紙幣不再與任何貴金屬掛鉤,它就只能以國家信譽作為支撐。
馬丁·舒比克:
問題是黃金和政治家,應該信任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