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養(yǎng)的秘密》真正的教養(yǎng)就在生活中

教養(yǎng)的秘密:希利爾0~6歲兒童黃金訓練法 作者:(美)V.M.希利爾


真正的教養(yǎng)就在生活中

劉思淼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狄更斯先生一百五十多年前在《雙城記》中的開篇名言,不只是說出了遙遠的那些人、那些事,也一語道出了近在眼前的孩子們的小小危機。的確,現(xiàn)在對他們而言是最幸福的時代——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萬千寵愛于一身,有無窮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然而這時代也有令人遺憾的不足。有多少“80后”父母都在感慨:自己的孩子再也遇不見相伴他們父母童年的拂面清風、青山綠水,再也沒玩過那些化針頭線腦、紙片、木塊、黃豆乃至泥巴為神奇的DIY玩具,再也湊不齊那成群結隊的玩伴……

的確,這是智慧井噴的年代,iPad、電腦、網絡、電視機、游戲機成為許多孩子最完美的玩伴,陪足不出戶的孩子自娛自樂;林林總總的培訓班、神童班皆以知識之名蜂擁擠進孩子的每一根神經和每一秒生活……前人的智慧為今人提供了便捷、效率、速度,以及決不讓自家禾苗輸在起跑線上的野心。

然而我要說,在這最喧鬧的時刻,智慧正默默地遠離你我和我們的孩子。那些淘氣包群體,其實真名叫“社會”;那些在大人眼里破破爛爛的小什物,對靈性未泯的孩子而言其實是絕佳的實驗器具和制作材料;那些讓孩子眼睛直勾勾盯上幾小時的電視機、iPad、點讀機之流,其實最擅長讓人失掉靈性;那些擅長考試的尖子生舉手投足間所缺失的抽象細節(jié),其實可以稱之為教養(yǎng)。

在這個科技高度發(fā)達的年代,但凡智力正常,沒有哪個孩子會不聰明,但有慧根的孩子恐怕少之又少。因為智慧需要教養(yǎng)的土壤去培育: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動手能力、家務操持、藝術感悟……課本是不會收入這些內容的,輔導班是不教這些的,虛擬世界也是沒寫進這套程序的。然而事實偏偏就是:倘若沒有了這些起碼的教養(yǎng),孩子的聰明不過是無本之木的虛浮之物。如此一來,“贏在起跑線”不但只是個偽命題,甚至反而會為孩子走入社會后的人生設障。

那么教養(yǎng)的土壤究竟遠在何方?答案就是生活本身。希利爾先生說過一句話,至今被作為馬里蘭州卡爾維特學校的校訓——Learning comes into the room when the child senses the beauty and usefulness of the skill being taught.是的,若能于身體力行中體悟一切生活技能之大美,學習之神自會與孩子結緣,何須家長盲目操心?生活,一切知識都不過是人們對生活中智慧的總結之果。當年,如果人類始祖只穩(wěn)坐樹上啃果子而不打算下地走走,那么今日的你我屬于何類就不得而知了。也許知識可以坐擁,但智慧卻是必須用雙手去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必須用雙腳去走出來的。如此這般,孩子才可能成年后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安身立命是最大的完滿,它不需要什么起跑線和終點,因為它的標準是腳踏大地得人和,寵辱不驚。

無須贅言。相信對現(xiàn)實教育之弊已有所思考的父母,一定會隨這本書行動起來,并由此受益良多。不然,如果忽視孩子的教養(yǎng)細節(jié),即使投入再多金錢與精力,孩子最終也很可能如狄更斯百年前所言:

我們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沒有。

這樣的例子,您身邊還少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