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然后在第八天》第一章 星期日 四月二日(16)

然后在第八天 作者:(美)埃勒里·奎因


一叢被盛開的花朵染得粉紅的荒漠柳進(jìn)入了他的視野,轉(zhuǎn)瞬之間又從他的腦海中消失了。但也許是受到這一景象的激發(fā),他的思緒一下子向后躍過幾千年的光陰,到了另一個時代的一片大漠之中,那里的人都穿著“加拉比亞”長袍,人群中有一些像那位老人一樣的人在走動著--他們被稱做元老、先知或使徒。

①《漂泊的荷蘭人》(The Flying Dutchman),源于一個十七世紀(jì)的航海傳說。一位荷蘭船長發(fā)誓,即使耗盡余生也要在暴風(fēng)雨中繞過好望角,因而被罰永遠(yuǎn)在海上漂泊,不得靠岸。后來有許多航海者聲稱看到了這條幽靈船。

②新英格蘭(New England),美國東北部一地區(qū),包括緬因、佛蒙特、新罕布什爾、馬薩諸塞、羅得島、康涅狄格等六個州。

那位馬車上的老人,還有他說的那句話:“好啦,斯托里凱,”用的是一種口音很奇怪、味道很特別的英語--不,不是墨西哥的俄裔分裂教派移民們說的那種英語……并不是他的口音,或他的嗓音、相貌、裝束,使他顯得如此奇特,盡管所有這些加在一起,也足以讓他與眾不同了。他的奇特主要是由于那種難以言喻的沉著鎮(zhèn)靜,那種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是莊嚴(yán)嗎?不,不是。用哪個詞來形容呢?

正直,是的。不是自以為公正的偽善,而是正直……毫不偏斜的正直……被上帝認(rèn)可的……從他眼中閃射出的光芒。正是如此!老人的那一雙眼睛真是非常、非常奇特……

很久以后,回顧這次夢幻般的旅行,埃勒里才終于認(rèn)識到,正當(dāng)他處于半夢半醒狀態(tài),為老人那雙眼睛而陷入沉思的時候,自己的目光錯過了奧托·施米特所說的那個岔路口,當(dāng)然也就沒有照施米特的指示向右轉(zhuǎn),而一定是向左轉(zhuǎn)了。

他還回憶起了,當(dāng)自己的神志漂浮在沉思與疲憊之間的時候,又是如何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前方的路已不再是沿著荒漠邊緣的方向,而是不知不覺間變成伸入荒漠深處的路了。短葉絲蘭①四處胡亂伸展著長刺狀的枝杈,仿佛在盲目地探尋著什么;闊葉子花淡淡的氣息不住地?fù)溥M(jìn)他的鼻孔……

①短葉絲蘭(Joshua tree),美國標(biāo)志性沙漠植物。又稱約書亞樹,因它們的枝杈向上生長,如同先知約書亞祈禱時向天空伸出的手臂,故名。

……后來,緩緩地、幾乎難以察覺地,另一種氣息飄了過來。最后,闊葉子花的氣息突然消失了,被某種更強(qiáng)烈、更濃重、不久之前剛剛聞過的更熟悉的氣息完全取代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