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
3月6日的午夜,我們走出流光溢彩的北京金融街。在這里,我剛剛與史蒂夫和寶林完成了對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的采訪,他是我們預定要采訪的最后一位,也是他們要訪談的100位中國企業(yè)家的最后一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史蒂夫和寶林完成了這100位中國企業(yè)家的采訪,涉及不同的行業(y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的創(chuàng)業(yè)背景,但他們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企業(yè)家。我有幸能夠陪同他們采訪了其中的一部分,這也是我近距離接觸、較長時間觀察他們的好機會。
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天要拜訪位于北京東南西北方向完全相左的四位企業(yè)家,晚上且要搭乘飛機去上海準備第二天的采訪。下午兩點,在位于西直門的中坤總部,黃怒波董事長關切地問道:你們吃午飯了嗎?當?shù)弥覀儧]時間吃午飯時,好客的黃董拿出了自己冰箱里的酸奶、水果和餅干給我們充饑,幾只貓在我們的采訪桌上悠閑地跳來爬去。走出中坤大廈,史蒂夫關切地問我說:你覺得有趣嗎?我回答說:這是個機會,我很幸運。
當我們驅(qū)車行走在樓宇林立的都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于鱗次櫛比的廠區(qū)、塵土飛揚的小道上,一種莫名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在史蒂夫和寶林完成他們的所有采訪,各自登上返回倫敦、深圳的飛機前,我感慨地發(fā)短信給他們,為他們的這部作品總結(jié)三點:
這是一部從西方專家視角剖析百位中國企業(yè)家成長的洞察集。這本書讓你領略到這100位中國企業(yè)家的成長智慧,以及他們?nèi)绾螒獙ψ兓媚獪y的未來。他們奮斗搏拼的經(jīng)歷與成長,繁華閱盡后的光榮與夢想,穿越路上的感悟與思想,是折射當代中國商業(yè)發(fā)展史的明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