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周代與外族
夏、商、周三朝的遞嬗,代表三個民族的移徙和發(fā)展。大體上說,夏人自西而東,商人自東而西,周人復(fù)自西而東,他們后先相交錯,相覆疊,相同化,同時各把勢力所及地方的土族同化,在一千數(shù)百年間,這參伍綜錯的同化作用摶結(jié)成一大民族,他們對于異族,自覺為一整體,自稱為“諸夏”,有時也被稱并自稱為“華”。中華民國的“華”字起源于此。這自覺和自號很難說是哪一年哪一月開始,大約,至遲在公元前770年“周室東遷”的前后當(dāng)已存在。這劃時代的大變,一會就要講到。我們可用這時間做中心點,以敘述諸夏與若干影響重大的外族的關(guān)系。至于其他星羅棋布于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而與諸夏錯居的許多游牧或非游牧的種族(周人所泛稱為夷或戎的)以及他們不斷與諸夏互相龁而漸漸為諸夏同化吸收的經(jīng)過,這里不能詳及,現(xiàn)在也不能盡考。
(一)商末、周初的鬼方,后來周人稱為狁,繼稱犬戎。此族在周初屢出沒于在豐鎬以西和以北。成王時曾伐鬼方,俘人至一萬三千余,戰(zhàn)爭之劇烈可想。參加此役的盂國(近岐山)曾鑄鼎刻銘以記其事,至今尚存。穆王時又大敗此族,俘其五王,遷其部落若干于汾洮一帶。至厲王末年,狁乘周室內(nèi)亂,又復(fù)猖獗;以后四十余年間不時寇略西陲,甚至深入王畿,迫近鎬京,終為宣王所攘逐。這期間出征狁的將士的寫懷詩,至今還有留存(即《詩經(jīng)·小雅》的《采薇》、《出車》、《六月》、《采芑》),茲示一斑(《采薇》六章,錄四章)如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暮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啟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戌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中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