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越 越之先,《史記》說“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會稽,如今浙江的紹興縣。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發(fā),披草萊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時,與吳王闔廬戰(zhàn),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踐立”。案越國的開化,比吳國更晚,所以從允常以前,簡直連世系都無可稽考了。
綜觀以上六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公例。就是“當時諸國,接近于異族的都強,其居于腹地的都弱”。齊近萊夷,晉近狄,秦近戎狄——當時的戎狄,是一族,都是所謂犬戎。楚近黎族和粵族,吳越皆與粵族雜居,參看第六章自明。其實商周的先世,也是如此。商滅夏,周滅商,都是從陜西用兵于河南、山東,和秦的滅周,正是一樣。所以太史公《六國表序》,把“禹興于西羌,湯起于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边B類并舉,可惜禹興于西羌其詳不可得而聞了。近人《中國之武士道》序,說這個道理,頗為透徹,可以參看。我說接近異族,因競爭磨勵而強,固然是一個道理;還有“接近異族,則地方荒漠,而拓土易廣”。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此外可稱為二等國的,便是:
魯都曲阜,如今山東的曲阜縣。
衛(wèi)康叔封于朝歌。春秋時為狄所破,遷于楚丘,如今河南的滑縣。
曹武王弟叔振鐸,封于陶丘,如今山東的定陶縣。
宋微子封于商丘,如今河南的商丘縣。
鄭宣王的弟友封于鄭,如今陜西的華縣。后來東徒于虢鄶之間,如今河南的鄭縣。
陳陳胡公,舜之后。封于宛丘,如今河南的淮寧縣。
蔡蔡叔度之子胡。封于蔡,如今河南的上蔡縣,平侯遷新蔡,如今河南的新蔡縣。昭侯遷州來,如今安徽的壽縣。
許伯夷之后。封于許,如今河南的許昌縣。靈公遷于葉,如今河南的葉縣。悼公遷于夷實城父,如今安徽的亳縣。又遷于析,實白羽。如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縣。等等。
此外小國還甚多,限于篇幅,不能盡列。要通知春秋時代各國的形勢的,把顧棟高的《春秋大事表》做參考書最好。因為他很完備周密。
春秋時代的大勢,咱們且略講如下:
前二五九○年,齊桓公會諸侯于鄄,如今山東的城濮縣。創(chuàng)霸。前二五七四年,山戎伐燕,齊桓公伐山戎以救燕。前二五七一年,狄人滅邢,又滅衛(wèi)。齊桓公合諸侯的兵,遷邢于夷儀,如今山東的聊城縣,邢的本封,在如今直隸的邢臺縣。封衛(wèi)于楚邱。見前。前二五六七年,齊桓公合諸侯伐楚,盟于召陵。如今河南的郾城縣。前二五五四年,齊桓公卒,諸子爭立,國內(nèi)亂,齊國的霸業(yè)就此告終。
齊桓公死后,宋襄公定了齊國的內(nèi)亂,要想圖霸。前二五四九年,和楚人戰(zhàn)于泓,水名,在如今河南的柘城縣。大敗,宋襄公受傷而卒。宋國的霸業(yè)只好算未成。
宋襄公死后,北方的諸侯,都折而入于楚。前二五四三年,晉文公和楚人戰(zhàn)于城濮,如今山東的城濮縣。楚師敗績。后此北方的霸權(quán),在晉國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