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古代社會的政治組織(14)

白話本國史(精裝插圖本) 作者:呂思勉


此外又有“貢士”和“聘士”的制度?!抖Y記·射義》說:“……古者天子之制,諸侯歲獻貢士于天子,天子試之于射宮?!薄栋谆⑼āへ暿科罚骸爸T侯三年一貢士者,治道三年有成也。諸侯所以貢士于天子者,進賢勸善者也。天子聘求之者,貴義也?!试铝?,季春之月,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捌溆碾[,諸侯所遺失,天子所昭,故聘之也?!边@種制度,在古代的選舉法上,固然不占重要的位置,然而實在是后來進用游士的根本。

古代貴族、平民都有學校,似乎很為文明。然而平民學校所教的,孟子說:“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膝文公上》。正和子游所謂“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論語·陽貨篇》。一鼻孔出氣。嚴格論起來,實在是一種“奴隸教育”。貴族的教育,也含有“宗教臭味”。俞正燮說:

虞命教胄子,止屬典樂。周成均之教,大司成、小司成、樂胥,皆主樂。周官大司樂、樂師、大胥、小胥,皆主學。……子路曰:何必讀書,然后為學。古者背文為誦,冬讀書,為春誦夏弦地,亦讀樂書?!吨苷Z》召穆公云:瞍賦矇誦,瞽史教誨。《檀弓》云:大功廢業(yè),大功誦。……通檢三代以上,書樂之外,無所謂學;《內(nèi)則》學義,亦止如此;漢人所造《王制》、《學記》,亦止如此?!豆镆汛娓濉肪硭摹毒有∪藢W道是弦歌義》。

原來學校是從明堂里搬出來的。明堂本來是個“神秘之地”。所以后來學校里的教科,還以“詩書禮樂”四項為限。禮樂是舉行“祭典”時用的,詩就是樂的“歌詞”,書是宗教里的古典。他的起源,大概如此;后來抑或有點變化,然而總是“不離其宗”的。所以貴族雖有學校,也教育不出什么人才來。所謂專門智識,是《漢書·藝文志》所謂某某之學,出于某某之官。見第十章第三節(jié)。專門的技能,則《王制》所謂“凡執(zhí)技以事上者,不貳事,不移官”都是世代相傳的。世官的不能廢,亦由于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