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找到安適的位置
在風雨飄搖的年代,我們要傾聽自己內(nèi)在的聲音,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不可為了想出人頭地,而傷害本性,迷失自我;堅信生命的價值在于彼此互不相似,要珍惜、善待自己的特點。當環(huán)境發(fā)生劇變時,更要安時處順,達理明權,外化內(nèi)不化,在做出最佳回應的同時又保有自己的本色。塵世羅網(wǎng):在生命樊籠外的沉思
“人生而自由,但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狈▏軐W家盧梭的這句話真是說到大家的心坎上:我們年少時在家受父母管教,不準做這不準做那;上學后要乖乖坐在教室里,必須學這必須學那;進了社會每天朝九晚五,中間還要參加各種會議、寫各種報告。我們好像一只鳥,但卻只能從這個鳥籠更換到另個鳥籠,失去了四處飛翔的自由。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些生命枷鎖或鳥籠,就是所謂的“塵網(wǎng)”?;钤谶@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必然要和某些人、某些事糾葛在一起,被它們“纏住”而身不由己,無法自由自在地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當我們好不容易擺脫掉一個纏住我們的東西后,過沒多久卻發(fā)現(xiàn),自己又被另一個東西給纏住了;除非我們遺世獨立,否則很難擺脫塵世的羅網(wǎng)。
我們要怎么看這些塵網(wǎng)、生命枷鎖或者鳥籠呢?首先,莊子提醒我們,自然界的鳥兒寧可自己辛苦覓食,也不愿被關進籠子里過優(yōu)渥的生活:
沼澤里的野雞走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一點也不會祈求能被畜養(yǎng)在籠子里。生活在樊籠里,精力即使因不必覓食而十分旺盛,但它卻不自在。①
人類似乎比鳥兒可悲:鳥兒被養(yǎng)在鳥籠里,雖然失去了自由,卻不必自己覓食;但人類卻是為了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而必須鉆進樊籠里。更可悲的是,鳥兒不是自己鉆進鳥籠的,它們是被捕捉、被關進去的;但塵世的很多樊籠卻是人類自己鉆進去的,譬如在獲得溫飽后,很多人就開始追名逐利,所謂“名韁利鎖”,為了得到和維持名與利,你就必須去做一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而且不能做你其實很想做的事,這也是一種束縛和樊籠。
除了外在、有形、感覺得到的束縛外,更有內(nèi)在、無形、感覺不到的束縛,也就是心靈或思想上的束縛,那才是我們更大的枷鎖,而它們通常是不自覺的,甚至讓人甘之如飴的。在《大宗師》篇里,當意而子接受堯帝的任命,“躬服仁義,明言是非”,而來找隱士許由時,許由對他說:
你還來這里做什么呢?堯既然用仁義給你行黥刑,用是非給你行劓刑,你怎么能夠逍遙放蕩,無拘無束地游于變化的境界呢?①
言下之意是你心中的是非、仁義等觀念,就好像讓你的心靈受拘束的“刑罰”,一旦你的思想和行為越界,違逆了它們,你就會感到痛苦。而這些觀念都是你在成長的過程中,在你沒有選擇余地的情況下,由他人硬塞給你的。它們有時像老鼠籠里香甜的誘餌,讓你忘情地鉆進去,陶醉其中;有時像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讓你動輒得咎,苦不堪言;為了得到心靈的安適與避免痛苦,我們只有在它們所提供的各種框框里生活。
塵世的羅網(wǎng)與生命的樊籠無所不在,當你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它們就在那里等著你。所有的羅網(wǎng)與樊籠都是易進難出的,莊子提醒我們,如果你渴望自由,那么在各種羅網(wǎng)與樊籠之前,你應該先仔細端詳它們,想想自己,然后再決定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