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歷史大師談》第七章 大漢帝國的發(fā)展(8)

中國歷史:大師談 作者:張蔭麟


第三節(jié) 武帝開拓事業(yè)的四時期

武帝一朝對待外族的經(jīng)過,可分為四期。

(1)第一期包括他初即位的六年前一四一至前一三六年,這是承襲文、景以來保境安民政策的時期。武帝即位,才十六歲,太皇太后竇氏掌握著朝政。這位老太太是一個堅決的“黃老”信徒。有她和一班持重老臣的掣肘,武帝只得把勃勃的雄心暫時按捺下去。當建元三年前一三八年閩越圍攻東甌今浙江東南部,武帝就對嚴助說:“太尉不足與計,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發(fā)兵郡國?!苯Y果,派嚴助持“節(jié)”去向會稽太守請兵,“節(jié)”并不是發(fā)兵的正式徽識,嚴助幾乎碰了釘子。在這一期里,漢對匈奴不但繼續(xù)和親,而且饋贈格外豐富,關市的貿(mào)易也格外起勁;可是武帝報仇雪恥的計劃早已決定了。他派張騫去通使西域就在即位的初二年間。

(2)第二期從建元六年竇太后之死至元狩四年大將軍霍去病之兵臨瀚海,凡十六年前一三五至前一一九年,這是專力排擊匈奴的時期。

竇氏之死,給漢朝歷史劃一新階段。她所鎮(zhèn)抑著的幾支歷史暗流,等她死后,便一齊迸涌,構成卷括時代的新潮。自她死后,在學術界里,黃老退位,儒家的正統(tǒng)確立;政府從率舊無為變而發(fā)奮興作,從對人民消極放任變而為積極干涉。這些暫且按下不表?,F(xiàn)在要注意的是漢廷的對外政策從軟弱變而為強硬。她死后的次年,武帝便派重兵去屯北邊;是年考試公卿薦舉“賢良”,所發(fā)的問題之一,便是“周之成、康……德及鳥獸,教通四海,海外肅慎,……氐、羌徠服?!瓎韬?,何施而臻此歟?”次年,便向匈奴尋釁,使人詐降誘單于入塞,同時在馬邑伏兵三十萬騎,要把單于和他的主力一舉聚殲。這陰謀沒有成功,但一場狠斗從此開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