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教育大師談》第八章 本務論和德論(5)

中國教育:大師談 作者:蔡元培


第四節(jié) 德之本質

凡實行本務者,其始多出于勉強,勉之既久,則習與性成。安而行之,自能欣合于本務,是之謂德。

德之原質賅有智情意三者

是故德者,非必為人生固有之品性,大率以實行本務之功,涵養(yǎng)而成者也。顧此等品性,于精神作用三者將何屬乎?或以為專屬于智,或以為專屬于情,或以為專屬于意。然德者,良心作用之成績。良心作用,既賅智、情、意三者而有之,則以德之原質,為有其一而遺其二者,謬矣。

人之成德也,必先有識別善惡之力,是智之作用也。既識別之矣,而無所好惡于其間,則必無實行之期,是情之作用,又不可少也。既識別其為善而篤好之矣,而或猶豫畏葸,不敢決行,則德又無自而成,則意之作用,又大有造于德者也。故智、情、意三者,無一而可偏廢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