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解人》通境與通情——也談李商隱的《無題》七律(4)

讀書解人 作者:王蒙


漢語是絕了,動詞沒有時、位的變化。光看動詞看不出你、我、他來。真不知道這樣的詩如譯成動詞有人稱變化的語言當(dāng)如何譯?只寫動詞原型?而漢語漢詩慣于寫無主語的句子,或有及物動詞做謂語而沒有賓語的句子,不獨(dú)義山然,不獨(dú)《無題》然。

沒有提供具體的時間與空間?!皷|風(fēng)無力百花殘”,有時間了,“相見時難別亦難”卻是超過空的概括。那么,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落,究竟是具體的暮春時節(jié)景色還是僅僅是一個象征,一個虛擬的背景,表達(dá)“見難”與“別難”的無可奈何呢?

“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是具體的,“金蟾嚙鎖”“玉虎牽絲”則只是比喻,沒有具體的時間與空間的規(guī)定性?!百Z氏窺簾”“宓妃留枕”是用典,用典目的是以古喻今,而不是講西晉或東漢的往事,“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又是超時空的普遍規(guī)律了。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有具體的時間,“畫樓西畔桂堂東”,有具體的空間,“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卻又是超時空的概括?!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連同前面提到的“相見”句,“春蠶”“春心”“身無”“夢為”諸聯(lián),都是無時間無空間無主體無對象的藝術(shù)概括、哲理概括、比喻概括,而越是這種“四無”句子,越是普及和易于接受,膾炙人口,人們可以不懂這六首詩或某一首“整”詩,卻沒有人不懂這幾句幾聯(lián)。

時間與空間,是世間萬物存在的不可缺少的背景、條件與形式。什么東西才能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具體性、規(guī)定性和不可混淆的性質(zhì)呢?只有詩,詩心,詩人的精神活動以及常人的內(nèi)心生活?!爸钡老嗨剂藷o益,未妨惆悵是清狂”,相思、惆悵與清狂是沒有時空界限的。對相見時之難與別之難的咀嚼是不受時空限制的。心有靈犀,就更不受限制。近十余年談文學(xué)新潮什么的,或曰“打破時空界限”之類,其實(shí),我們老祖宗壓根兒就沒讓具體的現(xiàn)實(shí)的時空把自己囿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