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2013:關鍵問題》土地流轉與農業(yè)現代化(11)

中國2013:關鍵問題 作者:胡舒立


指標交易可以算是中國改革中的創(chuàng)造,之前盛洪研究的外匯額度交易就是指標交易。需要外匯的和有外匯的企業(yè)到外匯交易中心,先按官價交易外匯額度或者外匯指標,出來了買的企業(yè)再按黑市價格把錢補齊。這種交易多了,官價和黑市價就開始合一,促成了1994年的匯率并軌,這是件好事情。另一個指標交易是江小涓和劉世錦研究的煙草指標交易。煙草價高、利大、稅大,各地都爭,于是有生產指標,然而有的地方指標多,有的地方指標不夠,發(fā)改委和煙草專賣局與各地商量采用煙草指標交易,一方把指標給對方,而對方則把稅收分一部分給該方。需要注意的是,這兩種指標交易并不一樣。外匯交易發(fā)生在兩個市場主體之間,完全是市場行為;煙草指標交易是配額交易,是政府之間的交易。而土地交易則兩者的特點都有,這就不好處理了。所以指標交易在農地交易上的運用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是政府暗箱操作,農民被排除在外,侵犯了農民的權益。

第六,農村金融和農村企業(yè)家。土地流轉涉及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交易的融資,融資是大規(guī)模交易的必然需求?,F在的融資是怎么解決的呢?一是外部企業(yè)融資,二是政府融資?,F在農村金融合作社只有一家,滿足不了農村的融資需求。村鎮(zhèn)銀行到去年(2009年)年底全國總共只有500多家,還需要很多制度建設,才能發(fā)展起來。所以,解決農村金融問題是一項迫切要做的工作。除了外部企業(yè)和政府,最重要的是發(fā)展農村金融機構,這個領域要放開。要發(fā)展合作經濟,就要有合作企業(yè)家。在當前體制下,農村的合作企業(yè)家本來就很少,如何給他們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他們去闖、去成長?現在很難。不光現有的企業(yè)家成長很難,已有的企業(yè)家我們常常還要滅掉。最早下馬的企業(yè)家就是褚時健。農村企業(yè)家下馬的也有,在我們的第二個報告里有個案例,是遼寧海城市東三道村的老支部書記。他把全村3000多畝地都流轉了,和港商合作種菜,和韓商合作種尖塔椒,自己村里地不夠了,就到鞍山包地。就是這樣一個能人,卻因為公務吃飯沒開發(fā)票被拉下了馬。其實,他并不在乎錢,他兒子經營企業(yè),他開的車都是兒子送的,但最后因為發(fā)票的事情被人抓住,甚至開除了黨籍。所以,農村能人是有的,但怎么保護他們是個大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一點,土地流轉的發(fā)展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據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2010年4月23日雙周論壇上的演講整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