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曉說》第一期(7)

曉說 作者:高曉松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游戲規(guī)則,奧斯卡獎才能做這么多年—八十幾屆,始終能夠站在市場最前沿,而且很多獲獎電影確實很好,而不像其他電影節(jié)。歐洲的很多電影節(jié),曾經(jīng)很輝煌,但不考慮市場,不考慮觀眾,藝術家弄那些arty-farty電影,最后即使得了獎,也不能得到更高的票房。(歐洲那幾大節(jié)這幾年才意識到,不是他們成就了導演,而是導演成就了他們。后來就很謹慎,放棄了怪趣味,比之前更保守,對美國電影也更開放,之前太裝,現(xiàn)在每年都請好萊塢大腕串場子,熱熱鬧鬧紅紅火火,這就對了嘛。還有就是,咱們的漂亮姑娘這兩年特愛去歐洲走紅毯,逢電影節(jié)必到,開演前,也不管是不是自己演的,上去就亮相,評委就納悶,這誰呀?下面有人解釋,中國大明星,熱愛電影才過來亮相。評委就更納悶:那么熱愛電影,為什么亮完相就撤?好歹您也得把電影看完再撤啊。)對于票房,錢是一方面,但讓更多人看到這部電影、看到導演的追求,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到今天,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奧斯卡獎能做到如此:你得獎了,你提名了,你就可以再在電影院放映。我剛才講過,奧斯卡獲獎作品必須是Awards Season之前已經(jīng)公映過的電影,相當于9月以前就公映過了,但是次年1月開始,提名名單出來的時候,大批的電影,比如說一旦超過四項或五項提名,又重新在院線出現(xiàn)了。如果得了其中的獎項,一下子就能賣得好極了。這是個良性的循環(huán)。這個體制對于整個電影工業(yè)的良性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也特別希望,我們自己的電影工業(yè),尤其是我們現(xiàn)在將市場做得這么好,開工量那么大,一年開工的電影,其實也不比好萊塢少。是不是在整個產(chǎn)業(yè)環(huán)節(jié)里,工會和保險是我們現(xiàn)在最缺的?

對比來看,好萊塢有一整套的投資擔保制度,超支了由擔保公司付,類似這樣的制度我們還沒有。導致游資的風險很大,導致大家全都以一種賭博的方式來做電影。而獎呢,基本上還是小圈子的獎。游戲規(guī)則還沒建立起來,那是不是能夠借鑒一些這種東西,包括剛才仔細講的游說制度。大家花錢,那就花在明處,總比你花錢花在暗處要好很多。

有兩件有意思的小事兒,我想說一下。一個就是,沿用了很多年的奧斯卡頒獎的地方柯達劇院,柯達—偉大的柯達終于付不起贊助費了,所以改了名字。由于還沒有新的贊助商,目前的名字特別有意思,叫作Hollywood and Highland Center,直接翻譯叫“好萊塢高地中心”,聽起來好像好萊塢覺得自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其實不是??逻_劇院那個地方,正好是兩條街的交叉口,一條街叫Hollywood Blvd(好萊塢大道),一條街叫Highland Avenue(高地街),這兩條街交叉的地方就是那個劇院,那個地理坐標就叫這個名字,所以叫了一個很古怪的名字,等著新的贊助商。說起來心里挺難過,因為100年來,幾乎所有的偉大電影—應該說大部分—都是記錄在伊斯曼柯達膠片上的,包括我自己的雖然不偉大的,但是付出很多心血的電影??逻_膠片幾乎記錄了所有人類美好的情感,相遇和別離,但是最后要跟它說再見,心里挺不舍的。(昨天聽一個大攝影師說,膠片還是能撐幾年,這個跟制片成本有關,東亞因為市場小,所以用不起定制的膠片,只能用數(shù)字。但好萊塢市場足夠大,膠片是可以在生產(chǎn)線上按要求特殊定制的,不光是膠片,鏡頭也是,Panavision那種最頂級的攝影器材公司,對大片都是定制鏡頭,攝影師提要求,所有鏡頭都是純手工,要幾個做幾個,卡梅隆連攝影機也是自己做,那種成就感和尊嚴,就啥都別聊了,眼淚嘩嘩的。)科技其實超過一切力量,可以改變所有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