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件小事兒,所有奧斯卡入圍的電影里,我自己其實最喜歡《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2011)。首先,因為我是伍迪·艾倫的迷,他拍攝的每部電影我都看,而且大部分都很喜歡。但是這一部,雖然在這一屆是我最喜歡的,其實跟伍迪·艾倫以前最好的電影比起來,沒有那么銳利,而且更商業(yè)化了。在這一部電影里能看出來,美國文化在歐洲文化面前還是有仰視感,雖然美國強大得不得了,好像歐洲是小弟,但是在文化上,美國還是對歐洲有……說自己的包是法國的,說自己的家具是意大利的,然后英國口音的英語在美國永遠受歡迎,尤其受美國女孩歡迎。(這得感謝英國偉大的搖滾樂隊,讓美國姑娘們誤以為,英國小伙都那么酷。就像早些年南方姑娘愛北京小伙,都以為北京人人都是王朔,這種誤解,逼迫我學(xué)北京口音,后來很不幸,被我一個西安哥們強行帶成陜西口音,再也改不回來,所以說,十三朝古都,真不是白來的。)伍迪·艾倫拍美國電影的時候,是以一個俯視的態(tài)度去看這個國家和社會,也包括看紐約。一旦拍到巴黎的時候,他那種俯視的、銳利的、庖丁解牛的能力,好像變成了一種溫暖的、崇敬的、覺得巴黎特別偉大的情愫,包括巴黎的過去等,就沒有從前那么銳利了。
這部電影還起到一個好的小作用,很有意思。在加州,正常情況下你說“Paris”,大部分加州人不會想起法國首都,而是想起Paris Hilton,就是希爾頓家的帕麗斯·希爾頓。這回因為這個電影又公映、又參評,大家才想起來帕麗斯不光是一個大美女、大富家女的名字,而且還是遙遠的、一個叫法國的、曾經(jīng)很偉大的國家的首都,普及了地理知識。
中國電影來奧斯卡,為什么屢屢不得志?(?是因為這幾年確實很爛?。?!泡妞吧,你好歹自己得有一樣強的,要么帥,要么有錢,要么有才,幾樣都不沾,除非姑娘腦殘。)一是游戲規(guī)則,我們并不了解,或者是說并沒有加入到club里去,沒有成為里面的人,沒法玩這種游戲規(guī)則,這是一個比較吃虧的地方。
還有一個是我個人的看法。美國跟歐洲國家比起來是極其右傾的國家,非?!坝摇薄_@個“左”和“右”,跟國內(nèi)說的左、右派不一樣。美國的右派在文化上,講究信上帝、信傳統(tǒng)以及珍視家庭,或者叫愛情吧,這三條就叫右派。左派是能說臟話—上帝?傳統(tǒng)?什么上帝、傳統(tǒng),什么狗屁愛情,要性解放,要無神論,要反對所有的傳統(tǒng),這就是左派。左派在美國影響力并不大,大概只存在于一部分城市,像紐約、波士頓,以及舊金山這幾個比較激進的城市,絕大部分美國的地方都非常右傾,好萊塢是美國右派文化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