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多人將攝政王塑造成一個懦弱的優(yōu)柔寡斷的王爺,一個對大清王朝終結(jié)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人,即便不是亡國之君,也是亡國之君的父親。這些指責不僅稍嫌苛刻,最重要的是不合乎歷史事實。
一個不錯的王爺
有清朝兩百多年歷史上,曾經(jīng)先后出現(xiàn)過兩個攝政王,這兩個攝政王一前一后,前者協(xié)助幼主奠定江山,后者替幼主結(jié)束了王朝。有人說這是清廷的宿命,是歷史無法探究的問題,也有人從兩個攝政王的出身、能力方面予以解釋,想要論證的是后一個攝政王太過年輕,能力也不太行。這個說法其實還需要研究。
攝政王載灃是光緒帝的親弟弟,當光緒帝確定無法生養(yǎng)后代的時候,載灃其實就成了光緒帝最親近的人,因而載灃在光緒朝晚期開始介入政治,是晚清王爺中第一個走出國門,開過眼界的人,雖然他那次出行的內(nèi)容不算太光彩,只是代表清廷到德國進行賠罪,事由就是德國公使克林德在1900年被義和拳弟兄所殺死。賠罪的事情當然只是一個外交禮節(jié),大清國皇叔的身份還是讓德國人高看一眼,載灃在這次外交活動中開了眼界,而且稍后中國開始了新政,開始了預備立憲,載灃的那些外國見聞和經(jīng)驗還是給他帶來了一些比較好的形象,使他在晚清十年大致具有開明開放的形象,個人的才干也逐步展現(xiàn)出來了。
如果從慈禧太后方面說,載灃是慈禧太后的親外甥,他的婚姻也是慈禧太后一手包辦的,其太太也就是溥儀的母親就是榮祿的女兒,也是慈禧太后的養(yǎng)女。由此,兩宮在生命最后時刻將大清國交給攝政王載灃,是一個無過錯的選擇,因為不可能還有比載灃更親近、更合乎兩宮利益的人。
至于年齡,過去許多研究者都說清朝結(jié)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攝政王太年輕,少不更事。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攝政王載灃生于1883年,1908年接手國事時二十六歲。這個年齡今天看來或許年輕,但這個年齡與慈禧太后當年接手帝國事務(wù)時的年齡剛好一樣。
所以,從年齡、能力、眼界上說,攝政王載灃是一個不錯的王爺,在1908年替兒子溥儀暫時管理帝國事務(wù)應(yīng)該說沒有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