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權力》“說”出權力的3大策略(2)

權力 作者:(美)杰弗瑞·菲佛


約翰. 迪恩是尼克松總統(tǒng)的律師,在水門竊聽案事發(fā)后及作案者被逮捕后,他組織了掩蓋真相的活動。迪恩最能揭露總統(tǒng)對水門事件的參與,因為尼克松曾經(jīng)說過什么、做過什么,他都可以作為在場證人。共和黨參議員愛德華. 格尼(Edward Gurney)試圖攻擊迪恩的證言可靠性,他不讓迪恩按照慣例進行動機陳述等發(fā)言,執(zhí)意迪恩講述“事實”。迪恩表示,總統(tǒng)對他做的事表示贊賞,暗示總統(tǒng)知道他做的掩蓋活動。畢竟,如果你不知道為什么要感謝一個人,那你怎么會感謝他呢?格尼質(zhì)疑這種解釋,他指出,從來就沒有任何關于掩蓋活動細節(jié)的清晰的交談證據(jù)。

在商務會議中,也有人使用類似的手法來獲得權力。大多數(shù)公司都把策略和市場動態(tài)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如果有人挑戰(zhàn)這些假設,比如公司如何開展競爭,如何衡量成功,其策略是什么,現(xiàn)在和將來真正的競爭對手是誰,那么這就是一個非常激烈的權力游戲了。一個人把看似合理的常識性問題擺到了桌面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讓大家不得不重新討論事情的一貫隱含假設。

語言有說服力

有影響力的語言能夠引起強有力的畫面感和情緒,甚至于可以壓倒理性。這樣的語言是令人回味的、具體的,其中包含著強有力的措辭,能產(chǎn)生視覺形象。1940 年5 月,溫斯頓. 丘吉爾成為英國首相。丘吉爾身高僅約1.72 米,當時他65 歲,離開權力中心已有10 年之久,英國也正面臨著不確定的前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劫難。但丘吉爾的演講幫助自己建立了自己的權力和形象,也起到了團結民眾、扭轉戰(zhàn)局的作用。

若問我們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陸、海、空全面作戰(zhàn),盡我們的全力,盡上帝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去作戰(zhàn)……若問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我可以用一個詞來回答,那就是“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奪取勝利,不懼一切恐怖,去奪取勝利,也不論前路如何漫長、如何艱苦,去奪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不能生存!

丘吉爾了解語言的力量,有一次他曾說:“話語是唯一永恒的東西?!?奧利弗. 諾斯也了解語言的力量。在伊朗聽證會上,他說,他會為伊朗人提供前往迪士尼樂園的免費旅行,只要這樣做能讓人質(zhì)回家,由此,聽眾可以在腦海中勾畫出迪士尼樂園和人質(zhì)的形象。相比之下,唐納德. 肯尼迪的間接費用聽證會上充斥了太多枯燥的詞匯,比如為政府審查合同的各種機構,以及諒解備忘錄中的說明等,這讓人覺得,即使在技術上他沒有違反規(guī)例,但他試圖畏縮于法律的技術性保護之中,而不是勇敢面對是非曲直這樣的常識性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