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經(jīng)濟學人》要制定出一套“巨無霸指標”來衡量世界各國的物價水平,因為麥當勞的確是全球化的象征,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并且每個國家的味道都一樣。對游客、移民和留學生而言,麥當勞是陌生環(huán)境中唯一一個不陌生的地方。只要走進去,他就不用再擔心自己看不懂餐牌,也不必害怕自己的舉止冒犯當?shù)厝说亩Y儀習慣。就像在老家的時候一樣,他站在柜臺前面排隊,輪到自己便用最簡單的英文甚或手指去點菜,然后自己拿著盤子選一張桌子坐下,在完全標準化的座位上吃標準化的食物。這就是麥當勞五十多年來最成功的地方了。食物是一個人身份認同的核心,常常和家庭、文化與民族捆綁在一起;而麥當勞作為一個外來的異質(zhì)元素,竟然成功打進這個核心,讓全世界好幾代人把它當成自己的“家”,當成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終于,我今年又開始光顧麥當勞了。為了讓自己的良心好過一點,我告訴自己:麥當勞也許是彈性雇傭制度的始創(chuàng)者,但這已經(jīng)是資本主義不可抵擋的大勢了;而且除了麥當勞,還有誰會對學歷不高經(jīng)驗不多的年輕人大開方便之門呢?我又告訴自己:在反全球化運動的聲勢之下,麥當勞已經(jīng)開始改變,多了環(huán)保包裝,少了有違健康的食材,同時盡量放低身段。我給自己最主要的借口是去觀察,看看身邊的人如何生活,不要把自己搞得太憤怒太疏離。
然后我看見它是許多學生溫習功課的好去處,比起嚴肅的圖書館,它氣氛輕松,飲食無忌。它是“夜青”的休息中心,比起街頭的冒險與家庭的壓抑,它既安穩(wěn)又開放。更令我吃驚的是清早那一群老人,他們坐在里頭悠然自得地翻看免費報紙,咖啡可以不斷續(xù)杯。也許他們在家里是孤獨的,于是這個地方的人氣能使他們感到自己依然是社會的一分子。
難怪香港人會為麥當勞取出一個“老麥”的親切綽號,這是其他快餐店做不到的。假如“老麥”真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象征,我們就不能不承認這個象征所代表的一切已經(jīng)構(gòu)成了日常生活的現(xiàn)實,你無所逃于天地間。在這“家”的幻影之中,尋找出口就和電影Matrix里的人類試圖反抗一樣難。
20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