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連秋娘過門兒那天,夫家門口擺個火盆,橫豎是邁不過去。老天津衛(wèi)成親是在掌燈之后,這點跟外地不同,外地娶媳婦兒大多是白天,這邊把轎子抬到夫家門前,一般都是天黑掌燈的時候。大門前挑燈籠照著,其中有很多迷信的說頭,也是從早上開始準備,新媳婦坐在童子轉(zhuǎn)過的那把椅子上,讓全乎人給梳妝盤頭,但是您別忘了,前一天童子沒來連家轉(zhuǎn)椅子。
據(jù)說那天早上天一亮,秋娘按老例兒坐到椅子上,請來全乎人梳盤頭。女子沒出嫁之前梳辮子,出嫁了要把頭發(fā)盤起來,盤好頭開臉兒,擦胭脂抹粉剪齊眉穗兒。梳洗打扮完畢,金銀首飾全戴上,頭頂鳳冠身穿霞帔,腿上穿綠綢子彩褲,新人穿紅掛綠,取紅官綠娘子的意思,拿霞帔罩住了,綠褲子不能露出來讓人看見。等忙活完這一通,還要哭著喊著不出門,表示舍不得嫁出去離開父母雙親,再上轎抬到夫家,就是掌燈時分了。
有錢的大戶人家嫁閨女,帶的東西也多。專門有人跟著轎子送秋娘過門兒,抱著梳頭匣子、首飾盒子,有的抱著大公雞、有的拿著銅盆、有的拿著瓷瓶,總之是各種各樣的陪送之物,讓秋娘上轎。這娶親的花轎也是八抬大轎,內(nèi)外兩層大轎套小轎,當中是個轎芯,大轎不進院,小轎不進房。小轎抬到閨房門口,新人進去抬出院子,放進大轎抬上出發(fā),一路上鑼鼓鞭炮不在話下。
夫家那邊也是一早準備,由另一位全乎人給新郎官梳洗打扮,身穿大紅龍袍,繡著海水江涯的圖案,胸前十字紅花,腳蹬厚底朝靴,頭頂雙翅雙插畫的軟盔,古代皇榜登科的狀元怎么打扮他怎么打扮。因為成親是人生大事,在舊社會叫小登科。拜天地的喜堂當中懸掛和合二仙圖,還要供上福祿壽喜三星以及月下老人的神像,桌案上一對金蠟釬分列左右,釬上插大紅喜燭,中間放香爐,后頭擺糧斗,糧斗內(nèi)紅高粱堆得冒尖兒,拿三支射天箭插在糧堆上,旁邊再放一對大撣瓶,架起一張彎弓,這也是鎮(zhèn)宅保平安的意思。
轎子送到門口,夫家這邊不出來迎接,反而先把大門關(guān)上。這些舊婚俗的規(guī)矩講究實在太多,繁文縟節(jié),干餑餑——例兒多,正因為太多了,很少有哪家都做齊全了。另外根據(jù)各家情況不同也會有所調(diào)整,按老例兒轎子抬到門口,夫家大門拿門插官兒插上推不開,新人要在外頭叫婆婆開門,這就算改口承認自己是婆婆家的人了。婆婆出來把門插官兒也就是門閂取下來,扭頭趕緊進屋,先不能見兒媳婦兒的面兒。隨后是新郎官出來,拿起弓對準轎子連射三箭,意為三箭及第,再避邪氣,地上鋪好紅氈,才請新娘落轎,在全乎人的扶持下邁火盆進正堂,要全按規(guī)矩辦。應該是這么個過程,叫開了門,新郎官挽弓搭箭,對著花轎射了三箭,沒一箭射中。
此事原本怪不得新郎官,那時候早沒人會射箭了,弓都拉不開,無非拿起弓箭擺個樣子,射完轎子放好火盆,請新人邁過火盆進正堂,把邪氣擋在門外,但新娘子是到火盆跟前,怎么也邁不過去。這可太不吉利了,全乎人在旁邊急得直跺腳,不住催促新娘子:“小姑奶奶你倒是抬腿邁步??!”邊催邊在后頭使勁推,結(jié)果新娘踩到盆邊竟把火盆踏翻了。
新娘自己也奇怪是怎么回事兒,感覺有人抱著自己的腿,掀開霞帔一看,迎親送親看熱鬧的人全傻了,霞帔底下躲著個面目清秀的小孩,三四歲的年紀,一眉橫生,目有雙瞳,抱著秋娘的兩條腿不放,難怪邁不開步,可誰都沒見過這個孩子,小孩不言不語,也問不出是從哪兒跑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