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個社會會好嗎》[寬恕]沒有和解就沒有未來(5)

這個社會會好嗎 作者:熊培云


至于“比死刑更可怕的是此社會無寬恕、無對生命之敬畏”,這個判斷來自我多年所得的經驗與判斷,相信這也是許多人的共識。舉例說,2005年11月9日,艾緒強在王府井開車撞人致多人死亡,有些悲劇乃社會之大不幸;而在庭審過程中,部分受害者家屬希望分割艾緒強可賣的器官以求賠償,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大不幸?我的這句話被許多人誤解,他們以為我是在說應該在沒有任何懲罰的前提下寬恕或者包庇罪犯。這當然不是我的本意,我在意的是這種人人喊殺背后暗藏的危險。

最后一句話,“若我被殺,請寬恕殺我者,善待他,他的生命里有我余生”。我承認,我很猶豫是不是要寫下這段話,它甚至像是一份簡單而決絕的人生告白。我能有此覺悟,也許是因為內心里有慈悲的種子,樂于接受寬恕的意義與價值。

以上是我大致的一點想法。隨后幾天,我又發(fā)了十幾條微博,沿著先前的思路,除了從觀念上講自己關于死刑的態(tài)度,也從細節(jié)上分析了“軍二代”這個標簽背后的內涵。遺憾的是,很多人根本沒有耐心看我在說什么。我的主要觀點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廢除死刑問題與廢除藥家鑫死刑的問題。我談廢除死刑問題,并不是談廢除藥家鑫死刑。我只希望法庭公正。在我看來,“藥不死,法律死”這個口號是有問題的,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不公正,法律死”,因為前者在某種意義上已經僭越了法庭審判。我的意思是,公眾應該著力守衛(wèi)的是程序正義,而不是結果正義。

其二,符號化與儀式化的問題。藥家鑫作為殺人犯,如果當死,應該由法律判決。理由是“藥家鑫殺人”,而不是“‘軍二代’藥家鑫殺人”。我說政治審判有兩種,一種是來自密室,一種來自廣場。他們都是對法庭的操弄,都與法治精神相去甚遠。我在大學開了一門政治傳播學的課程,其中一堂課講的就是替罪羊機制。當然,嚴格說藥家鑫并非簡單的替罪羊角色,因為他并非完全無辜,他的不幸在于這個社會充斥了太多的不公正,而他作為“軍二代”很快被符號化。

不要用唯一身份來定義一個人的生死,否則它就是新的“血統(tǒng)論”與“階級斗爭”。這種“階級斗爭”在幾年前馬加爵殺人案中已經表現出來了。因為出身底層,錘殺了幾位同學的馬加爵竟被有的人美化為英雄,稱作“小馬哥”。如果藥家鑫必須死,也請就事論事,讓法院來裁決,前提是,他是因為殺了張妙而死,而不是因為中國已經積累了太多的不公平,因為民意壓力而死,這些不是他該承受的罪過。如果他的父親干預了司法,請把矛頭對準他的父親;如果媒體操縱民意,請把矛頭對準媒體。司法獨立應當一不屈從于官府,二不屈從于民意。我理解許多聲討者,他們是中國的良心,在做第一種努力。而我在做第二種努力,因為全民審判讓我深感不安,“藥不死,法律死”的流行語讓我想到法國大革命的“要么路易死,要么祖國生”。然而,路易死沒有終結流血,而只是開始。如果藥當死應是法律讓他死,而非全民審判。藥被符號化,其危險在于法律審判變成政治審判。政治審判有兩種,一種來自當權者的密室,一種來自民眾聚集的廣場。二者皆惡,都不完全就罪者具體案情就事論事,都不可避免將其符號化。兩種審判都認為不消除某個符號就無安全感,并以此昭告背后力量。然而我說,每個人都是具體生命,都不可以用生命擔負時代之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