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的孩子會成功》讓孩子幸福成長的五元素(31)

幸福的孩子會成功 作者:(韓)文龍鱗


改變對待道德理念的思維框架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夠擁有正直而道德的人生,但道德教育經常被人忽視,因為不少人都認為道德與成功之間并無關聯(lián),但這是一種錯覺。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樣,道德并不僅僅局限在好好排隊、遵守公共秩序、不亂扔垃圾等生活習慣上。道德也不像大多數(shù)父母所想的那樣簡單。

迄今為止,有無數(shù)的學者和哲學家都對道德進行了研究。早期的道德研究與我們普遍認識的沒有太大的差別。即,法律、社會規(guī)范、對于他人的想法、衡量正義的尺度等等。但最近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道德的范疇內包含進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及感情移入(這點與人際關系智能有關)的內容。過去在對道德構成進行研究的時候,通常只強調良心、罪惡意識、利他心理等感情層面的因素,最近對于責任感、潛在能力、集中力等認知層面的因素,包括道德驅使的行動等都包含在內了。首爾國立大學心理學系的郭京珠教授主張完整的道德由情緒層面、認知層面,以及適當?shù)男袆庸餐瑯嫵?。比方說當看到某個人產生同情心的時候(情緒層面),就會想必須要幫助他(認知層面),接著去幫助他(行動),這樣一來才構成了完整的道德。

道德從大的方面來說可以分為情緒層面、認知層面和行動層面。

在觀察構成道德的要素時,就會發(fā)現(xiàn)父母之前所想的道德范圍太過狹窄了。父母對于道德的思考往往僅停留在情緒層面上。因此道德對于他們來說只是“善良正直地生活”。但實際上,與利他心理、關懷、良知等有相同價值的潛在力、集中力、分辨力等個人能力,加上這些情緒和能力驅使的行動發(fā)生才成就了完整的道德。即,道德并不僅僅是“善良正直地生活”,而是包含了自制力、集中力、責任感、決斷力等個人因素的一種能力。此外因為它是由各種能力組合而成的,所以有著超越任何能力的出眾價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