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目大約包括:
希臘神話,史詩、悲劇。羅馬文學。新舊約的故事和涵義。印度的《史詩》(中國不能代表東方。古印度,極其輝煌)。中國的《詩經(jīng)》、《楚辭》。諸子百家。漢之賦家、史家、論家。魏晉高士(魏晉天才輩出。唐宋沒有那么多天才?!妒勒f新語》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好的教科書),還有陶潛。(我以為他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文學境界最高,翻譯成法文,瓦萊里拜倒:這種樸素,是大富翁的樸素!)
以上古代。
還要講中世紀的歐洲文學,波斯詩人,印度和阿拉伯文學。當然,還有唐宋的詩人詞人,中國的初期戲劇、初期小說,還有中世紀的日本文學。然后回到歐洲,講文藝復(fù)興時代的文學。十七世紀的英國文學、法國文學。再回到中國,講中國的二期戲劇、二期小說。
以上中世紀。
再后來就多了:十八世紀的英國文學、法國文學、德國文學,以及南歐北歐文學。那時已到中國的清代,清代的小說上承明代文學,都要講。之后就是十九世紀的英國文學、法國文學、德國文學、俄國文學(包括詩、小說和批評)。兼帶講到十九世紀的波蘭文學,斯堪的納維亞文學,南歐文學,荷蘭、比利時文學,愛爾蘭的文學,還有美國文學。
晚清的中國文學、十九世紀的日本文學,也要講。最后,講一講新世紀,也就是二十世紀的文學。
綜合上述,雷聲很大,能講嗎?我有我的能講。結(jié)結(jié)巴巴,總能講完,總能使諸君聽完后,在世界文學門內(nèi),不在門外。
講完了,大家穿上正裝,合影。
[編按]
劉軍,現(xiàn)任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校區(qū)英語系終身職教授。尼采、福克納等研究者。木心先生的好友,木心著作的英語版翻譯者。
楊澤,臺灣中國時報副刊主編,專修西洋文學,臺灣著名詩人。八十年代留學紐約時期,也是木心先生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