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約翰娜·費舍更好的鏡子了。從她的童年——說確切些,從她的第一部影片《爸爸,我借走了你的車》開始,約翰娜·費舍便引導(dǎo)她穿過職業(yè)生涯的迷宮,避開常見的徘徊不前和死胡同,保持讓她走在好萊塢寬闊的大道上。年復(fù)一年,她為安妮定下方位標、規(guī)則、必須做的事和目標,這是她的家庭沒有為她提供的。況且,那是個什么家庭呀?……安妮是個孤兒,沒見過生身父母。她知道自己生活在陌生人家里,保羅和珍妮特·李。對這兩個出于偶然的繼承關(guān)系被她稱為爸爸媽媽的人,她并不承認他們有多大的合法性。李氏夫婦,她用了這個姓,聽天由命,乖乖地接受了她們,就像在情景喜劇里對待重復(fù)出現(xiàn)的搭檔那樣。她決定愛他們,首先是為了太太平平地過日子——她討厭沖突——,然后是因為她的天性促使她寬以待人,安妮對大家都表現(xiàn)出率直真誠。不管是誰,看到這個女孩和她母親互擁互吻,或者看到她和她父親放聲大笑的樣子,都確認孩子和她的義父母之間已建立起了牢固的情感連結(jié)。然而,對安妮來說,那只是出于本能的情緒表現(xiàn),外加避免難題的方式。
作為對她所表現(xiàn)的情感的報償,安妮獲得了一定的自由,她的解放,繼而是她的獨立。她很早,十六歲時,就離開了李氏夫婦,隨心所欲安排她的時間,工作、出門、調(diào)情、喝酒、吸毒。
約翰娜·費舍和她的團隊發(fā)現(xiàn)他們的明星染上了毒癮后,并沒采取任何措施使之改變,因為這些弱點正好能使安妮聽任他們的擺布。就這樣,約翰娜從不建議她的雇主向酒精和可卡因作斗爭,著手戒酒戒毒。只要這些東西的過分使用還沒表現(xiàn)在她的外貌上,只要攝影師還沒有抱怨,她便任由安妮她行她素。因為這種事能激起社會新聞欄編輯和小報記者的興趣。
“關(guān)于那部影片的消息,你不想知道嗎?”
“我正要問呢,約翰娜?!?/p>
“拍攝中斷了,但是電影廠很高興。投資人都覺得,就廣告而言,效果極佳,數(shù)百家報紙詳盡報道你的墜落時提及片名、導(dǎo)演的姓名、演員。在推銷投資方面,這意味著增值二百萬美元。卻沒要他們出一個子兒。他們樂翻了天。他們等著你回去。因為,你一旦重登攝影平臺,記者們又將鋪天蓋地前來報道這件大事了。OK?”
“OK?!?/p>
“醫(yī)生們預(yù)計要半個月吧?不管怎樣,特寫和中景還是可以拍的……拍全景的時候能看到你的腳,那就用個替身,或者我去要求改變一下工作日歷,稍作等待吧。不過,我們也別異想天開。安妮,你得趕快回去干活兒,要不,制片人沒了心思,會找人取代你的。多虧了你,你的‘禍事’,他們的片子現(xiàn)下已經(jīng)眾所周知,享有有利的可觀性,他們是再不會松手的。所以,最好還是就你重新啟動廣而告之,而不是通報由一個小明星來接替你演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