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我在紐約州伊薩卡的康奈爾大學心理學系做助教,我當時只比學生大幾歲而已。我在賓州大學讀研究生時,跟斯蒂芬·梅爾(Steve Maier)、布魯斯·奧弗邁耶(Bruce Overmier)共同發(fā)現一個令人震驚的心理現象——習得性無助。我們發(fā)現受到痛苦的電擊卻又無能為力的狗,后來會放棄嘗試,只是低低地哀鳴,被動地接受電擊;即使后來很容易就能避開電擊時,它們也不會去嘗試避開。這個研究引起了學習心理學家們的注意,因為動物應該沒有能力認識到自己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隨機關系。當時流行的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只有在行為(如按桿)得到強化(如食物)時,或是當按桿不再得到強化時,學習才會發(fā)生。要學會不論自己做什么都沒有用需要有認知能力,但當時心理學家們認為動物沒有認知能力,而且學習理論強調的是機械化的“刺激—反應—強化”(stimulus-response-reinforcement),完全排除思考、信仰和期待。行為主義理論認為動物不能了解復雜的偶發(fā)事件,無法對未來形成期待,也不能了解自己是無助的。習得性無助直接挑戰(zhàn)了這一心理學領域的核心理論。
基于以上理由,我和同事們不只是對這個現象的戲劇性結果或是動物令人震撼的病態(tài)行為(動物像得了抑郁癥)感興趣,而是想挑戰(zhàn)這個現象背后的理論。我受這個現象背后的意義啟發(fā),開始研究人類的痛苦。其實早在當年做阿爾巴尼私立學校女生們的所謂“治療師”伊始,我就開始研究心理問題。我對學習理論的研究只是我對心理問題的成因與治療方式進行研究的一個中轉站而已。
當我坐在農舍改裝成的實驗室里,在灰色锃亮的桌子前寫研究報告時,我并不需要像別的研究者那樣將自己的研究與心理疾病掛上鉤,習得性無助與心理疾病本來就有很大的關系。我的第一個研究計劃以及以后30 年的研究課題,完全符合心理疾病治療的架構。很快,我們發(fā)現光研究老鼠或狗可能會抑郁是不夠的,于是開始研究人類的抑郁癥。第三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中對抑郁癥進行了定義,你至少要有抑郁癥的九種嚴重癥狀中的五種,否則你就沒有真的得上抑郁癥。假如大二的學生能夠在學校正常讀書,那他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抑郁癥患者,因此研究他們就不符合提供研究經費的條件。很多學術界的心理學家最后只好投降,開始服務于精神醫(yī)學。托馬斯·薩斯(Thomas Szasz),這位言辭犀利的精神科醫(yī)生就曾說過:“心理學不過是模仿精神醫(yī)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