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物質(zhì)獎勵孩子是非常糟糕的行為。孩子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績,或者表現(xiàn)出自律、負責任、誠實等美好品質(zhì)時,得到了老師的贊許,得到了父母的認可,獲得了心靈的愉悅和自我滿足感,這對于他來說就是最好的獎勵,父母沒有必要再給予物質(zhì)獎勵。
一個心智健康的孩子,會更注重精神層面的獎勵而不是物質(zhì)獎勵。孩子學習進步了,成績單就是對他努力的最好認可,也是對他付出的最直接回報,好成績本身就是對他的最高獎勵。
回顧我對女兒的教育,可能是無意間遵循了教育的規(guī)律,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女兒賈蕾從學前班到初三一直是尖子生,考百分是常事。初一至初二的八次考試中,女兒七次是全年級第一。初二一次考試,七門課滿分700分,女兒考了686分。女兒取得那么多驕人的成績,我們從來沒給過她任何物質(zhì)獎勵。孩子每次拿回成績單,我們總是淡淡的一句:“非常好!”“太好了!”此外,寫在我們臉上的喜悅和滿足,就是對女兒最好的肯定,就足以鼓舞女兒再接再厲、勇往直前了。
講一個故事。一個名叫瑪莉·班尼的美國小女孩曾寫信給《 芝加哥先驅(qū)論壇報 》,她實在搞不明白,為什么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好孩子”的夸獎,而那個什么都不干、只知道搗蛋的弟弟戴維得到的卻是一個甜餅。他想問一問報紙兒童版“你說我說”欄目主持人西勒?庫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嗎?為什么她在家和學校??吹较袼@樣的好孩子被上帝遺忘了呢?
西勒?庫斯特也非常困惑。十多年來,他收到孩子們有關(guān)“上帝為什么不獎賞好人,為什么不懲罰壞人”之類的來信上千封。每當拆閱這類信件,心情就非常沉重,因為他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些問題。
在一次朋友的婚禮上,他找到了答案,并因這個答案讓他一夜之間名揚天下。西勒?庫斯特是這樣回憶那場婚禮的。牧師主持完訂婚儀式,新娘和新郎互贈戒指。由于過于激動,一對新人陰差陽錯地把戒指戴到對方的右手上。牧師看到這一情景,幽默地說:“右手已經(jīng)夠完美了,還是用它來裝扮左手吧?!蔽骼?庫斯特茅塞頓開。右手成為右手,已經(jīng)夠完美了,沒有必要再戴飾物了。同樣的道理,那些有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非常完美了嗎?上帝讓善人成為善人,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獎賞;上帝讓惡人成為惡人,也是對惡人的最大懲罰。請問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大的獎賞嗎?還有比這更嚴厲的懲罰嗎?
西勒?庫斯特發(fā)現(xiàn)這一真理后,興奮不已。他當即給瑪莉·班尼回了一封信,題目是《 上帝讓你成為一個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 》。這封信在《 芝加哥先驅(qū)論壇報 》刊登之后,很短時間內(nèi),被美國及歐洲千余家報紙轉(zhuǎn)載,并且每年的兒童節(jié),他們都要重新刊載一次。這一觀念之所以能廣泛傳播,是因為被人們普遍認可。
我之所以用較大的篇幅來轉(zhuǎn)述這個故事,是因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質(zhì)獎勵,絕不是對孩子最好的獎勵,而那些沒有受到物質(zhì)獎勵的孩子,也絕不會因此而失去自己擁有的品德和精神。
《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讀書網(wǎng)·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