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竊言盜行》成林的樹木:事情社會性的一面(2)

竊言盜行:模仿的科學與藝術(shù) 作者:(英)亞歷克斯·本特利


我們也許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但其實仍然會這樣做。我們讀到一些最新的研究,了解到人們在心理學實驗室中如何選擇巧克力棒和薯片,或者女性在計算圓周時大腦的哪個部分會被激活,然后就把這些規(guī)律上升到整個社會——人們會如何購買產(chǎn)品、如何應對危機或者如何改變?nèi)粘I钪械墓?jié)能習慣。不過這種單純的模式照搬一般都行不通,倒不是因為實驗本身有錯,而是因為量變真的會引起質(zhì)變。意識到這一點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群體行為,如同物理學家馬克·布坎南(Mark Buchanan)所說的,個人就像一個個“社會原子”。不過,我們不僅僅是社會原子。在大部分社會狀況下,把人想象成原子并不能帶來任何幫助,因為我們不會在動量和能量守恒的狀態(tài)下相互碰撞然后彈開,也不會毫無目的地在空間中擴散。人類的互動與原子大不相同。

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對人類社會層面的研究,而這一研究應該以合適的復雜程度進行——既不是簡單地把人當作彈珠或者絕對理性的主體,也不把他們看作接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病人。很難想象人類行為的不同方面會各自單獨演化,然后突然有一天,所有的演化成果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就好像我們不能只看到汽車技術(shù)發(fā)展當中的一個方面,如燃油噴射系統(tǒng),而不考慮它是如何與點火線等汽車其他部分共同發(fā)展的。正確的方法之一是樹形分析的方式,這也正是我們在本書中采用的方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