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打算僅僅用廚房里常見的玩意兒和網(wǎng)上能買到的東西來搭建自己的基因檢測平臺,這無疑是一項挑戰(zhàn)。她買了個高壓電源,還有一個臺式設備,叫鏈式反應儀,用來復制DNA片段的,大小就和面包機差不多。這兩樣加起來也就100多美元。反應中需要的酶最早都是來自于長在溫泉中的細菌。另一項重要花銷是引物,這是預先合成好的DNA序列,有了這個她才能進行檢測。引物都是她從自己的老東家那里訂購的。訂購過程非常簡單,只要登錄網(wǎng)站,鍵入自己需要的序列,然后公司會將合成好的引物裝在試管中郵寄給你。合成引物的價格大約為每個堿基對30美分。
奧爾設計的引物能夠與血色素沉積癥突變基因結(jié)合。在她的測試中,結(jié)合在突變基因上的引物能經(jīng)過反應成為更長的DNA鏈。如果這兩種突變都不存在,那DNA鏈就不會變長。奧爾將她的實驗室建在自己坎布里奇港的公寓里的壁櫥中??膊祭锲娓凼强膊祭锲媸械湫偷膭诠るA層社區(qū),從查爾斯河沿岸的麻省理工校園順地勢向下延伸。那間公寓里還住著她的三個室友以及她的貓。
奧爾也想知道她是否也有罹患血色素沉積癥的風險。她原本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小心關(guān)注自己的健康狀況,直到開始出現(xiàn)血色素沉積癥的征兆時才采取措施,就跟她父親一樣。她也可以到高級診所花幾千美金做個標準遺傳檢測。不過,她選擇用棉簽蹭一蹭臉頰,把棉簽上的DNA連同引物一起丟進壁櫥里的鏈式反應儀中。
“我覺得DIYbio最可貴的一點是,這些都是你力所能及的事情。這都不是魔術(shù),只是化學而已?!眾W爾說:“在水槽里面做過一遍之后,這個過程就不再那么神秘了?!?/p>
為了把管子中的不同長度的DNA鏈分開,奧爾把一塊凝膠放在塑料電泳槽中,在里面滴一滴擴增好的基因樣品,然后通上電。在電流作用下,樣品會在凝膠中移動。這個過程叫做凝膠電泳,是國內(nèi)每個大學生物實驗室里都會用到的一種基礎工具。DNA片段越?。ㄔ臑镈NA片段越大,疑為原作者疏忽,譯者注),向盒子另一端的電極遷移的距離就越遠。奧爾讓自己的基因跑了個電泳,然后在CodeCon的演講臺上,她向大家展示了檢測結(jié)果——那塊裝在封口塑料袋中的凝膠。凝膠盒里不同大小的DNA聚在一起形成豎直的條帶,分布在凝膠當中。奧爾的測試體系中,如果左側(cè)有長條帶,就表明被試身體中存在血色素沉積癥突變。奧爾塑料袋里的那塊凝膠左側(cè),有一條很清楚的長條帶。檢測結(jié)果呈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