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想當廚子的生物學家是個好黑客》第1章(6)

想當廚子的生物學家是個好黑客 作者:(美)馬庫斯·烏爾森


奧爾說,盡管她身體中攜帶著這個變異,不過她患病的概率并不超過50%。但是當她談論檢測結果的時候,我還是能感覺到她對檢測的激情就不那么明顯了。而論及亨廷頓氏癥和帕金森綜合癥,奧爾并不能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應用于這些病癥的基因檢測,她也只能旁觀和等待。接受檢測后,她還是那個23歲的女孩,不過未來可能出現(xiàn)血色素沉積癥的癥狀這一事實困擾著她,而她對此束手無策,只能在有可疑癥狀出現(xiàn)時告知醫(yī)生自己的遺傳易感性。

“每個人都有這種黑暗的基因秘密。事實就是如此。”奧爾說:“了解這些秘密之后,你的生活會變得很復雜,但是將它忽略并不是更好的選擇。”

盡管奧爾的檢測方法很別出心裁,不過沒有人會將它成為生物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它只是將成本大大降低了而已。不過,價格本身可以反映人們對生物技術的感情的深層次變化,一種僅因為生物技術變得如此實惠而促發(fā)的變化。

奧爾的測試并不代表一門新興科學,它只是一種研究科學的新方式。壁櫥中誕生了一項實用的生物技術,并且只用了被人丟掉的裝置,而此技術卻是基于最復雜的科學。在某種意義上,技術只有逃脫了其創(chuàng)造者的壟斷,才能徹底改變文化。而技術脫離壟斷的速度與零售價有關。拿手機來說,當手機電池還跟錢包一樣大,手機跟大個香蕉同等尺寸時,只有高端商務人士才會不嫌麻煩打移動電話。移動科技發(fā)展的那個特定階段,手機是奢侈品,更像是身份的象征,而不是追求實用性。21世紀初,新一代廉價手機促進了人們對日常行為期待的轉變:你可以隨時隨地跟任何人通話。隨著手機價格逐漸下降,這種期望從發(fā)達國家的城市中產(chǎn)階級傳播到更多國家、更多階層和更多的文化中。

看著奧爾描述自己的工作,我不禁回想起我的父母曾告訴我,當電子手表和便攜式計算器都賣幾百塊美元時,擁有其中之一就會被視為闊到不把錢當回事的人。數(shù)字技術改變世界靠的不僅是其功能,還有實現(xiàn)這些功能的低廉成本。奧爾這個項目的魅力并不在于這個項目能做些什么,它的引人注目之處是花費低廉。也許她的檢測方法在生物技術領域相當于第一臺笨重的個人電腦。不管她的創(chuàng)新相當于PC發(fā)展史當中的哪個階段,它都顯示出生物技術能夠取得輝煌成就的巨大潛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