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盜夢好萊塢》《2012》(3)

盜夢好萊塢 作者:郝建


本片并未如綠色環(huán)保組織所言,將災難歸結(jié)為人類的狂妄自大、對環(huán)境的肆意破壞和對資源的任意開采,而是更多地與文學文本相呼應:《圣經(jīng)》、各國神話中的洪水故事、瑪雅預言,編導把這些作為話題來引導敘事編排和宣傳時的由頭。影片借私家電臺主播“瘋子”查理之口說道:“《易經(jīng)》和《圣經(jīng)》都講過了,瑪雅人早就預言到了。”如此,影片一方面可以避開大家熟知的很多電影早已用過的將災難歸結(jié)為人類的欲望、無知、狂妄等環(huán)保主義言論;另一方面,電影文本與文學文本呼應,借這些代表東方和西方古老文明的神秘預言增加災難的恐怖程度與宿命感。

在動作設置與視聽語言上,本片也有了新的突破。杰克遜一家逃亡時汽車飛過爆裂的地面、穿過倒塌的大廈的場景,“洛杉磯坍塌”的段落,薩沙與戈登開飛機緊急起飛、勇敢穿越倒塌的大樓、冒險迫降的場面,查理“欣賞”火山噴發(fā)的壯觀場景、夏威夷崩裂的漫天火光等,環(huán)境的瞬息萬變、人物逃亡求生的夸張動作、機車橫沖直撞。這些畫面伴隨著緊張而雄壯的管弦樂、摩托車聲、汽車聲、警報聲、人們的哭喊聲、大樓的倒塌聲、碎片聲、火山噴發(fā)聲……這些配合著電腦特技的魔力共同營造了極致的視聽奇觀。

三、豐富的主題內(nèi)涵

1.對個體的肯定

在畫面和音響的視聽沖擊力的底層,《2012》還對人類文明的價值提出認識,還有著人類面臨毀滅時對一些基本道德倫理的思辨。這使得影片在贏得巨大商業(yè)價值的同時引起了觀眾的恐懼和憐憫之情,讓人們獲得些許靈魂的凈化。

災難片往往和拯救這一母題緊密相連,而拯救絕不僅限于身體和性命的拯救。災難片往往塑造這樣一位英雄:他是個小人物,有著自身的缺點也同時有著人格魅力;他從自我動機出發(fā),奮力拯救家人與朋友,同時也拯救了世界。本片的主人公杰克遜正是這樣一位英雄。

這類英雄往往是一個倒霉的小人物。本片中的杰克遜就是個失意的小說家,作品才賣出去400多本,平時給俄羅斯大亨當司機接送小孩。影片一開始主人公杰克遜去接兒女郊游就遲到,弄得狼狽不堪還撒點小謊。作為老爸,他竟不知道七歲的女兒莉莉還在尿床,臨行前妻特意交代“別老擺弄電腦”,幾個小細節(jié)就交代了他對家人的忽略、對寫作的癡迷??伤钟兄鴱姶蟮木聍攘εc思想的力量,我們從科學家阿德里安閱讀他的小說后的反應看到了這種力量。阿德里安激動地在杰克遜的兒女面前夸他們的父親很有才(very talented),在影片的敘事文本中,阿德里安與白宮高官卡爾的爭執(zhí)沖突的內(nèi)在倫理和信念的力量就是來自杰克遜的那本只賣了幾百本的科幻小說《亞特蘭蒂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