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壞人是不會改好的》天國入門券(1)

壞人是不會改好的:季羨林人生雋語 作者:老愚


天國入門券

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課題,公元前傳入中國以后,經(jīng)歷了試探、適應(yīng)、發(fā)展、改變、滲透、融合許許多多階段,最終成為中國文化、中國思想的一部分。

佛經(jīng)梵文原本最初沒有寫本,全憑記憶,一直到法顯時代基本上還是這樣子。所以,有時先要有一個人口誦,另外一個人或者第三個人先依其所誦寫成梵字或胡字,然后才加以翻譯。

中國僧人或者居士前此往西域求法者,頗亦有人。但是他們多半只到了西域而止。在法顯真正親臨天竺者,實如鳳毛麟角。在這樣的情況下,到了晉末宋初,就掀起了一個西行求法的運動。中國僧人西行求法者,或意在搜尋經(jīng)典,或旨在從天竺高僧受學(xué),或欲睹圣跡,作亡身之誓,或想尋求名師來華。

我在這里專談一談《法顯傳》對印度的影響。眾所周知,印度古代缺少真正的史籍,這一點馬克思曾指出來過。因此,研究印度古代歷史,必須乞靈于外國的一些著作,其中尤以中國古代典籍最為重要,而在這些典籍中,古代僧人的游記更為突出。僧人游記數(shù)量極多,而繁簡不同,時代先后不同?!斗@傳》是最古的和最全的之一,一向被認(rèn)為與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和義凈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鼎足而三。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學(xué)者,包括印度學(xué)者在內(nèi),都視之為瑰寶。有一位著名的印度史學(xué)家曾寫信說:“如果沒有法顯、玄奘和馬歡的著作,重建印度歷史是不可能的?!?/p>

在佛經(jīng)翻譯史上,玄奘可以說是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他懷著一腔宗教的虔誠,總結(jié)了在他以前幾百年翻譯工作的經(jīng)驗,創(chuàng)立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的譯風(fēng)。他的譯風(fēng),既非直譯,也非意譯,而是融會直意自創(chuàng)新風(fēng)。在中國翻譯史上達(dá)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

禪宗源于北魏菩提達(dá)摩,盛于唐,先流行于庾嶺、廣東、湖南、江西,然后遍及全國,流行時間最長,實際上已成為一個呵佛罵祖的宗派,已成為佛教的對立面,簡直已經(jīng)不是佛教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