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舍得用,孩子成大器》讓孩子贏得起,更要輸?shù)闷穑?)

舍得用,孩子成大器 作者:楊學強


我們經??吹叫侣劽襟w上報道:某校學生因承受不了過重的學習負擔而自殺身亡;某學生不堪考試成績下降而離家出走;某學生因為受到老師批評而自殺……

根據2008年《中國青年權益狀況報告》顯示,在中國15~34歲青少年死亡原因中,自殺位居第一。上海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被調查的中小學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殺心理行為問題,并且自殺行為的發(fā)生率隨年級的上升而增長。研究報告還顯示,24.39%的孩子曾有過 “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而曾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人數(shù)也達到15.23%。

這些現(xiàn)象非常值得我們反思,從心理學角度看,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差,經受不住失敗與挫折的考驗是造成慘劇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造成孩子承受能力如此差呢?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遭受挫折的經驗對挫折的承受力有很大影響。一個從小受過逆境磨煉的人,成年以后能更快地適應環(huán)境,對緊張狀態(tài)時的反應有較大的靈活性,遭受挫折刺激時造成的傷害也比較小。

世間沒有所謂的常勝將軍,也沒有所謂的天才。雖然有的孩子有些超常的天賦,但并非事事順利。一生事事都順利、事事都成功的人是沒有的,可以說失敗貫穿著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通常我們感受不到失敗,是因為我們對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失敗看得習以為常了。

把一個失敗的人和一個平凡的人及成功人士做比較時就會發(fā)現(xiàn),可能他們在年齡、能力、社會背景、國籍等諸多方面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有一點他們是截然不同的,那就是他們對遭遇失敗的反應。那些失敗的人跌倒時就爬不起來了,只會躺在那兒沒完沒了地痛哭或抱怨;平凡的人的反應往往是跪在地上,避免再次受打擊;但成功的人的反應跟他們都不一樣,他跌倒時會馬上爬起來,拍去身上的塵土,同時也會汲取這個寶貴的經驗并且立即向前沖。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辦法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平時不要太刻意地為孩子排除可能遭遇的困難。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不要立刻插手,不妨留給孩子自己面對的空間和機會??粗⒆泳趩实谋砬?,家長不要直接替他解決問題,不妨和孩子一起討論,引導孩子去思考,然后讓他自己去尋找解決的方法。當孩子擁有足夠豐富的抗挫折經驗時,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