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丁玉秀
我的外婆丁玉秀于2010年2月6日下午6時24分去世,享年94歲(虛歲)。長我兩輩的至親從此一個不剩。我外公死于1956年公私合營,我爺爺死于1951年鎮(zhèn)反,我奶奶死于1983年我小學(xué)一年級。
外婆的一生,平凡而曲折。
她出生于1917年,嫁給外公后,過了一段短暫的好日子。外公在牛華鎮(zhèn)楊泗灣開面廠,有十幾個工人,在當(dāng)?shù)厮闶鞘考濍A層。上世紀(jì)80年代我媽帶我和姐姐給家公上墳,常指著楊泗灣的山頭說,那一片山曾經(jīng)全是你們外公的。
1956年公私合營,面廠收歸國有,外公在恐懼、悲哀與疾病中去世。留下七個孩子,其中四個是外婆所生,五孃、舅舅、我媽(七孃)、九孃。他們最大的不過十幾歲,最小的才六歲。外婆一手將他們拉扯大,同時還要贍養(yǎng)張家婆(外公第一任妻子的母親)、吳二孃(外公的二姐,有輕微智障,終身未嫁)。兩位老人在1962年死于大饑荒的末梢。
在我媽幼時,家里變賣東西是常事。特別是開學(xué),要籌學(xué)費(fèi),就得扛著鋪蓋卷去賣。迫于生計,外婆去面廠做了絞面工人。這面廠本是她家開的,現(xiàn)在重新回去,身份卻由老板娘變成“從業(yè)人員”。所謂“從業(yè)人員”,大約指資方家屬或政治上有問題的人員,屬于“政治賤民”,低人一等。
歷次運(yùn)動中,外婆未受到特別的迫害,但要接受常規(guī)的抄家、批斗。九孃記得“文革”中有人來抄家,聲音很大,外婆一言不發(fā),讓他們抄。等他們走后,很高興地說,剛才聽到他們要來,急中生智,把稍好點(diǎn)兒的幾件衣服都泡在大腳盆里,假裝洗,躲過一劫。我的舅媽則回憶,在“文革”中,舅舅到犍為去組織造反隊,外婆被拉到街邊挨斗,站在一條板凳上,頭垂得很低,背佝僂得更低。
現(xiàn)在寫這些倒沒有什么“我控訴”的意思,“文革”中發(fā)生于中國的人道主義災(zāi)難,數(shù)不勝數(shù),我外婆不過是眾多被侮辱被損害者中的一員。
1975年外婆退休,帶著傷殘的螺絲拐,那是在廠里不慎被機(jī)器打傷的,腳踝處鼓了一塊大包,發(fā)亮,下雨或冬季會隱隱作痛。小時候我曾好奇地摸過,感覺相當(dāng)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