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之文與日本之美》氣之清濁各有體—中日古代文論與美學(xué)中的“氣”(5)

日本之文與日本之美 作者:王向遠(yuǎn)


日本人在文獻(xiàn)中較早使用“氣”,見于日本最古老的典籍、日本文學(xué)之祖《古事記》(朝臣萬安侶編纂)。《古事記序》開篇用漢語寫道:“臣安萬安侶言:夫混元既凝,氣象未效,無名無為,誰知其形?然乾坤初分,參神作造化之首,陰陽斯開,二靈為群品之祖?!边@幾句話所使用的語言及其天地開辟、陰陽乾坤的觀念,都是從中國傳來的。所謂“混元”,就是混沌原始;所謂乾坤,就是天地,而“氣象”一詞,在漢語中是“氣”的一個衍生詞,在唐宋時代的哲學(xué)與文論中運(yùn)用較多,為“氣之象”之意。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日本文獻(xiàn)與文學(xué)作品中,“氣”字極少作為一個獨(dú)立的名詞概念加以使用,而更多地使用“氣”字詞組。例如,以上引用的《古事記序》中沒有單獨(dú)使用“氣”,而是使用“氣象”,從而將“氣”這個日本人初次接觸的抽象概念予以具象化了。與《古事記》同時代出現(xiàn)并完全用漢語寫成的《日本書紀(jì)》中,也多處使用了“氣”字,如卷二十二有“天有赤氣”一語,但《日本書紀(jì)》中的“氣”的使用也不獨(dú)立,使用最多的相關(guān)詞有“神氣”、“疫氣”、“膽氣”等。在此后的日本語言文學(xué)與其他文獻(xiàn)中,情形也大體如此。

總體看來,《古事記》、《日本書紀(jì)》時代的日本人對“気”與其說是理性地加以理解(他們尚不能具備這樣的能力),不如說是情緒地感知與感受,由此明顯帶上了許多神秘化、情緒化的、不可琢磨乃至恐怖的色彩。例如以上所例舉的“赤氣”,就是指一種不祥之氣?!耙邭狻?、“膽氣”就更不言而喻了。到了平安王朝時期的物語文學(xué)的代表作品《源氏物語》中,日本人對“氣”的理解仍然基本如此。日本學(xué)者赤塚行雄研究在其《氣的構(gòu)造》一書中,對《源氏物語》等日本古典文學(xué)中使用的“氣”(け)字做了一些探究與分析。從他的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源氏物語》中的人物對身體以外的一些超自然、超感官的存在,包括“霊”、“魄”、“鬼”、“怪”、“疾”、“異”等“物”(もの),普遍具有一種不可把握的神秘乃至恐懼感。正是由于這些“物”的不可思議性,日本人常常將它們都讀作“け”(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