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法統(tǒng),爭權(quán)?--定都釀成大風(fēng)波
一、你“下套”,我“下咒”
1905年同盟會成立大會上,某“心懷首鼠而昧于孫文之為人”的臺下聽眾突然起身詰問正在演講的孫中山:他日革命告成,先生其為帝王乎?抑為民主乎?請明以告我!
此言既出,全場皆驚。演說正酣暢淋漓的孫中山聽后“忽然如裂帛中止”,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事急之時,宋教仁的好友、會議組織者程家檉出面解圍:革命者國家之公事,孫先生何能為民主君主。吾人之心中無慕從龍之榮,則君主無自而生。今日之會,唯研求清廷之當否革除,不當問帝王民主。
辛亥革命是一場共和革命,革命者自然無帝王之念想--事實上也完全做不到。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回到上海。據(jù)南社社員徐宗鑒描述,當時前去迎接的,“商界僅王一亭,政界僅李平書,其余僅英士(即陳其美)與余兩人”。這等場面,與主流歷史所描寫的“萬眾歡呼”、“夾道歡迎”相去甚遠,堪稱冷落。外媒對此倒是反應(yīng)靈敏,“西報記者、日本記者卻有十余人”前來捧場,不過他們感興趣的,卻是孫先生究竟帶了多少款子回國。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赴南京就任總統(tǒng),上海火車站送行的也只有于右任、蔡元培、陳其美、沈翔云數(shù)人,另有軍樂一隊、衛(wèi)兵一連,僅此而已。以上場面,均為徐宗鑒親眼所見,似為可信。
1月3日,代理臨時參議院(前身即“各省代表會”)再次進行選舉,黎元洪不出意料地當選為臨時副總統(tǒng),但在表決孫中山所提出的各部總長人選時,其中有三人遭否決,幾占名單的三分之一。
孫中山流亡海外多年,對國內(nèi)情況不甚熟悉,名單主要由黃興擬定,人選如下:黃興自任陸軍總長、黃鐘英任海軍總長、王寵惠任外交總長、伍廷芳任司法總長、陳錦濤任財政總長、宋教仁任內(nèi)務(wù)總長、章太炎任教育總長、張謇任實業(yè)總長、湯壽潛任交通總長。
被否決的三人分別為宋教仁、王寵惠與章太炎,參議員們的反對理由是,章太炎脾氣怪誕、性格孤傲,宋教仁心高氣盛、年紀太輕,王寵惠海外歸來、閱歷尚淺,均不適合擔(dān)當重任。孫中山來時原本興致盎然,不料第一次開會即受此難堪,最后只得默然退場。事后,黃興多方協(xié)調(diào),新名單以程德全換下宋教仁、用蔡元培換下章太炎,這才勉強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