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日本”啟于崖山后
在我們看來,日本就是日本,小日本、大日本的說法我們都不愿意理睬。但是大日本的說法也是由來已久。世人大多以為,“大日本”源自19世紀下半葉,是明治維新膨脹了日本征服世界的野心,其實,尋根問底,明治維新已是“大日本”的完成式,而“大日本”的啟蒙期至少要上溯七百年。一個有關中國的歷史結點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這個歷史重大結點就是蒙古滅宋。
中世紀末葉,即公元1279年,南宋被蒙古所滅,漢民族首次亡國,看在眼里記在心頭的日本五味雜陳,翻江倒海。
一方面,宋朝滅亡后日本覺得很惋惜,另一方面,日本也由此萌生了“狼念”。
當時的日本處于鐮倉幕府八代北條時宗執(zhí)政時期。聽聞陸秀夫攜帶宋代最后一位小皇帝投入大海、宋朝亡國消息的鐮倉幕府,朝野上下皆慟哭,哀悼中原從此陸沉,感慨華夏為夷狄所辱——“崖山之后無中華”。
幾乎在滅南宋的同時,忽必烈派使令日本臣服,年僅23歲的“少主”北條時宗以一國之主的身份斷然拒絕,斬殺來使。忽必烈一怒之下發(fā)動討伐日本遠征。
面對忽必烈強大的蒙古遠征軍,北條時宗毅然決定軍事對抗,他的那句“莫煩惱,驀直前進”名言流進了日本武士的心脾。蒙古軍跨海進攻九州時,日本當時雖無槍炮,但幕府動員全國武士應戰(zhàn)。文永之役,創(chuàng)下了日本歷史上罕見的逆轉(zhuǎn)記錄,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敗在了當時軍事力量還不及南宋的日本手下。
蒙古橫掃了中原并吞并了南宋,隨后兩次討伐日本,均遭失敗。第二次伐日的蒙古大軍在入侵日本過程中遭遇了“神風”,“神風”助日本再獲全勝。
日本人從這件事找到了自信,蒙古帝國不能奪走日本一寸土地,而中國大陸幾乎被蒙古帝國吞個干凈,彼時的漢文明也不過如此,蒙古是我們手下敗將,南宋連蒙古都打不過,怎么領導東方世界?于是信心暴漲,不僅對華夏文明的學習告一段落,而且“彼可取而代之”之心陡然而生。
既然蒙古人可以南下吞宋,日本為什么不可同樣“如此這般”?以抗元戰(zhàn)爭為始,日本的心理從尋求與中國平等的地位轉(zhuǎn)變?yōu)橐叭《?,日本開始視自己為“中國”,并沿用了中國的華夷秩序觀,初萌當“東方老大”的“野心”。
可見,宋亡抗元,對日本的歷史轉(zhuǎn)向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