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震驚的是,參與者竟然能夠高高興興地向主持實驗的人解釋,為什么自己覺得挑選的照片比沒有挑選的更吸引人(事實上,他們手里拿著的是幾秒鐘之前沒有挑選的照片,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罷了)。有一位參與者解釋道,挑選戴著珠寶首飾、面帶微笑的女孩是因為“她光芒四射。在酒吧,我寧愿去和她搭訕,也不愿意去和另一張照片上的人聊天。我喜歡耳環(huán)”。事實上,這位參與者根本沒有選擇戴耳環(huán)的微笑少女!他選擇的是那個沒有戴珠寶首飾的憂郁女孩。當參與者中了小詭計,要求說說為什么更喜歡微笑的女孩時,他覺得完全可以分析出指引自己作出決定的心理過程。他的回答表明,雖然他覺得可以輕松地洞察自己的喜好和動機,但卻是錯誤的。他出現(xiàn)了自省錯覺,錯誤地推斷和構(gòu)建了自己的動機和過去的心理狀態(tài),并非真實地反映了內(nèi)心的心理過程。
研究者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選擇盲視”,參與者不相信自己會被這么愚弄,這種現(xiàn)象又稱為“對選擇盲視的盲視”。這個研究團隊想要確認,選擇盲視不單單局限于判斷臉部的吸引程度。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辨識臉部的過程很特別,因為我們把臉部當作一個整體去識別,所以對臉部的觀察可能會受到選擇盲視的較大影響。
因此,約翰森和霍爾抱著試一試的心情來到最近的超市,并設(shè)立了品嘗果醬的攤位。他們攔下毫無戒備的顧客,請他們品嘗兩種口味的果醬,分別是黑加侖味和覆盆子味。一種果醬裝在藍色罐子里,另一種果醬裝在紅色罐子里。顧客每樣都嘗了一口后,需要說說哪種更好吃。然后,顧客會拿到第二份果醬樣品,約翰森和霍爾告訴顧客,這就是他品嘗后選中的口味。接著,他們請顧客談談為什么喜歡這一種口味,而不是另外一種品味。
這一次,約翰森和霍爾又耍了個小把戲,這些顧客同樣毫不知情。這些罐裝果醬兩端是相同的,罐子中間用東西隔開,所以每一端果醬的口味都不同。約翰森和霍爾因此輕而易舉地把顧客不喜歡的果醬當作喜歡的拿給他,同時還不讓顧客發(fā)現(xiàn)。顧客出現(xiàn)了“果醬盲視”。他們并沒有注意到第二次拿到的果醬并非他們第一次所選擇的。這一次,他們還是信心十足地解釋為什么自己會作出這樣的選擇,而其實他們當初并沒有選擇所購買的這種?!昂茱@然沒有那么甜?!币晃活櫩驮诮忉屪约核x的果醬時說道,事實上這種果醬卻是他最初沒有選擇的那種品味?!坝盟芰仙壮灾芊奖恪!绷硪晃活櫩徒忉尩?。
約翰森、霍爾以及他們的同事所作的實驗證明,我們會無意識地口頭解釋未曾有過的偏好和動機。如果沒有所謂的花招,這種言行不一的現(xiàn)象也會存在嗎?
作重大決定之前——比如要不要移民到外國、上哪一所大學,是否接受某份工作還是另尋高就——面對這樣的情況,大部分人都會花大量時間權(quán)衡每一個選擇的利弊。在最終作出決定前,我們已把各種可能性在腦中過了一遍又一遍;得出結(jié)論后,我們也準備好如何與愿意傾聽的人解釋,例如為什么哥倫比亞商學院比沃頓商學院更合適。有些人會花數(shù)個小時和別人爭辯周五晚上看哪一部電影;還有人會在心里把辣香腸、蘑菇和火腿比薩各自的優(yōu)缺點比較一番,最終才會點餐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