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趙本山
今兒看新聞,趙本山身體抱恙,加上“極度疲憊”,惜別龍年春晚。不知道多少人嘆了口氣,覺得春晚再無盼頭。當年的幾個經(jīng)典的小品又在我腦子里過了幾遍,好多橋段作為東北人的我還能背出來。
舞臺上的迎來送往本是常態(tài),誰捅了簍子誰就會被春晚拒絕,去年的某著名民歌手肯定是難登臺了,可是當年的金童玉女毛寧楊鈺瑩又鉆了出來。說實話,這點跟小虎隊出來合唱似的,對一部分人來說是青澀原初的記憶,所以當年被賴昌星事件株連的這位柔美小女子的出現(xiàn)更堅定了一點,沒有永恒的封殺,大家慢慢在對娛樂演藝事業(yè)變得理解和寬容。
第一波消失的春晚大腕恐怕是陳佩斯和朱時茂們,1999年初拿到了16萬的央視下屬企業(yè)版權賠償之后,一夜之間就被央視封殺的他們?yōu)樽约旱木S權付出了代價。墻倒眾人推,逼得陳佩斯們去賣石榴。因為他,也有網(wǎng)友表示,“買石榴就買最丑的,省得那些長得好看的在旁邊太過沾沾自喜!”今年聽小道消息說陳佩斯也受到了上春晚的邀請,但是他被過去傷了心,最終還是沒有登臺再跟老觀眾們見面。
逐漸消失和不斷被替代的是主持人們,從劉曉慶作為第一位春晚女主持,到后來的倪萍。當然倪萍偶爾也會從電視劇里冒出來,但是每次出現(xiàn)都怪怪的,像是沒化妝的特型演員,再無當初做主持人時候的風致和美感。
春晚上不見了趙本山,人們就開始懷念,那批“爬煙囪去了”的和“地下工作者”們。趙麗蓉和高秀敏,這種自發(fā)的懷念不亞于人民懷念赫本、杰克遜和張國榮,只不過在特別的時刻,譬如春節(jié),他們的作品就被各個電視臺、廣播站一遍遍地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