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第一千年的前500年期間,無論西方(主要是西南亞)還是東方,人類正從低端社會(low-end society)轉向高端社會(high-end society)。在低端社會,政教合一,人神一體,統(tǒng)治者就是超自然的神的代表,是“天之子”,他們號稱與神有“熱線聯(lián)系”,用自己的道德秩序管理百姓,“巫術”是他們管理社會的基本方式,他們靠地方貴族(通常是他們的族人)提供軍隊作戰(zhàn),與后者分享戰(zhàn)利品,而不是支付軍費,因此,他們并不需要大的稅收。在高端社會,統(tǒng)治者已由“天之子”變成“首席執(zhí)行官”,他們不再假裝與神有熱線聯(lián)系,妖術退出舞臺,他們需要收入養(yǎng)活軍隊,需要職業(yè)化的官僚隊伍,因此需要大量的稅收才能維持運行。伴隨從低端社會到高端社會的轉變,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連綿不斷的征服戰(zhàn)爭,統(tǒng)治者互相廝殺,社會秩序大亂,到處“禮崩樂壞”、“天下無道”,如果不能建立新的社會秩序,人類的苦難將日益深重。這時候,從愛琴海沿岸到黃河流域,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呼之欲出,這些人無論從社會地位看還是從地理位置看,基本上都來自邊緣(個別除外),但他們認為人類應該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不需要神式的國王(godlike king)超度這個被玷污的世界,拯救人類只能靠我們自己,而不是腐敗又殘暴的統(tǒng)治者。他們想搞清楚這世界究竟是如何運行的,希望能為社會制定新的游戲規(guī)則,把人類從苦難中解救出來。
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創(chuàng)始人都是從傳統(tǒng)社會中游離出來、取得自由身份的下等貴族--“士”。這些士人在政教合一(“官師治教合”)的時代,由于受職位所限,只能考慮具體的問題(“器”),沒有超于職位以外論“道”的意識。但在政教分離(“官師治教分”)之后,他們開始有了尋找超越世界的“道”意識和責任感。諸子百家觀點雖不相同,但他們的共同之處是想為天下立“道”,找到人們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使社會從“天下無道”走向“天下有道”。他們之間的不同只在于不同學派對“道”的理解有異。當然,像商界企業(yè)家一樣,為了兜售自己的東西,每個人都采取差異化戰(zhàn)略(differentiation),強調(diào)自己的思想與其他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