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硅谷之光》任何追逐夢想的人,最終都會來到加州(3)

硅谷之光 作者:(美)大衛(wèi)·卡普蘭


1957年2月,肖克利又找到了另一位科學明星,27歲的戈登·摩爾,一個曾經(jīng)在餐廳洗過碗,畢業(yè)于加州理工學院的化學家。盡管他是加州本地人,摩爾當時卻在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應用物理學實驗室開展武器推進力的研究。他之所以會去東部,是因為在加州找不到任何技術(shù)方面的工作。如果你認為諾伊斯熱情奔放,那么摩爾則理性冷靜。諾伊斯喜歡派對,摩爾則喜歡釣魚,甚至到后來他一度喜歡在愛爾蘭最著名的高爾夫球場上,拿著魚竿和魚線待上整個下午……摩爾兒時最大的冒險,是有一次不小心點燃了自己制作的火箭,差一點兒把鄰居的房子給燒掉。

肖克利是在到處尋找化學領(lǐng)域的后起之秀時打聽到了摩爾。摩爾出生于佩斯卡德羅,一個位于帕洛阿爾托山區(qū)另一頭的海岸村莊。摩爾和肖克利一樣,都希望能夠回到家鄉(xiāng)。所以當肖克利提供工作機會時,摩爾毫不猶豫地與其他20多個來自學術(shù)界和產(chǎn)業(yè)界,充滿野心的“變節(jié)者”一起加入了公司。他們包括:吉恩·霍尼(Jean Hoerni),一位來自加州理工學院,懂多種語言的瑞士化學家;尤金·克萊納(Eugene Kleiner),一位來自西電公司的工業(yè)工程師;杰伊·拉斯特(Jay Last),一位來自康寧玻璃公司的光學攝影專家;以及謝爾登?羅伯茨(Sheldon Roberts),一位來自道氏化學公司的冶金學家。這些人都是當時科學領(lǐng)域里最棒、最聰明的人,除了兩個人之外,年齡全都在30歲以下。肖克利稱他們?yōu)樽约旱摹安┦可a(chǎn)線”。但他其實并不擅長一般的招聘工作,當肖克利問到如何招聘秘書以及在哪里可以買到鉛筆時,戴維·帕卡德差點暈死過去。

摩爾和諾伊斯都應該察覺到肖克利并不是一個平凡的老板。肖克利告訴諾伊斯(還有克萊納以及其他一些人)說,他必須要通過一些心理測試。后來諾伊斯花了一整天時間,在紐約市接受各種測試(包括智力測試)。諾伊斯所得到的評分是“剛好過關(guān),沒什么領(lǐng)導力”,不過肖克利還是錄用了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