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心不可測
<那些讀心操控術真的有用嗎>
作為一個從事多年臨床心理學的心理學家,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人來向我討教,問我有沒有什么讀心術,能輕而易舉讀懂他人的想法。更有甚者,有的人因為要與我見面而惴惴不安,唯恐我一眼看穿了他們的內心世界。不可否認的是,我研究的是臨床心理學,而且略有所得,也一直致力于研究“人心”。然而,也正因如此,我反而認為人心是最不可能被讀懂——這恐怕與絕大多數(shù)人的觀念截然相反。
我再強調一次我的觀點:我堅信人心不可能被看透。普通人可能會以為,看透人心是輕而易舉的一件事。有的人說,只要看上一眼對方的長相,就能立即判斷出其是“好人”還是“壞人”??梢菑男睦韺W家的專業(yè)視角來看,那些看起來一本正經(jīng)、相貌堂堂的人,他們的內心,也有可能藏著些污濁不堪的事。反之,一些面目可憎的人,也有可能是心思純良的善者。真正了解心理學的人,不會一看外表就武斷地下結論,而是會以“人心是不可看透且變化無常的”這樣的態(tài)度來看待他人。
曾經(jīng)有個孩子,被父母和老師貼上“不良少年”的標簽,被打發(fā)到我這里做心理咨詢。單從表面看的話,這孩子也確實做了不少出格的事。父母和老師耗盡心力,想讓這孩子改邪歸正,結果總是白費力氣。徒勞數(shù)次以后,父母和老師就都放棄了,把孩子送到了我這里。在這個時候,按照一般人的設想,需要我們去做的就是了解和分析這孩子的內心,看看他到底在想什么。不光如此,他們還會覺得我們也該對孩子的父母如法炮制,好從中找到誘發(fā)孩子種種不良行為的根源,之后再據(jù)此想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體對策……如是這般吧。
不過,真正的專家卻根本不會這么做。
在跟這個被所有人認為是“無可救藥的不良少年”的孩子聊天的時候,一定要以一種探求的態(tài)度,比如“實際上真是那樣嗎”“到底為什么要叫他不良少年呢”,這是最關鍵的。千萬不能像他周圍的那些人一樣,不假思索地就當他是一個不良少年。當我以這樣的態(tài)度接近孩子時,他竟然出人意料地開始袒露心跡。他流著淚,說著自己的母親的可怕之處,說他自己從小就總是被母親罵……要是聽到這里,你立即就說“母親的態(tài)度正是導致孩子不良行為的根源”的話——那么你依然是個外行。
孩子一邊哭一邊控訴著母親的可怕——這對于孩子來說是真實的,我們必須承認并尊重這一點,但這遠遠還不足以讓我們將其與“他母親是個可怕的人”畫上等號,更不能迅速得出“母親就是原因”這樣的結論。同樣,當我們與他的母親進行咨詢會談時,也應如此。要時刻抱著“不輕易下結論”這樣的態(tài)度來為咨詢者服務。
以這樣的態(tài)度堅持數(shù)次咨詢以后,以往我們看不到的整座冰山,也就漸漸浮出了水面,這其中甚至還會包括一些令常人匪夷所思的往事。聲淚俱下控訴可怕母親的孩子,也會慢慢回憶起小時候母親對自己的種種關愛;固執(zhí)認為孩子壞到無可救藥的父親,也會慢慢試著找些共同話題和孩子溝通,而孩子也能開始慢慢和父親進行交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