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么會發(fā)脾氣——認識兒童的“怒”
我的寶寶8個月了,脾氣非常壞。比如他要什么東西不給他,就哭。等他鬧完了再給他的時候,他接過來就砸了。才這么點大,脾氣就這么壞,請各位爸爸媽媽幫我出出主意啊。
來信中有一個細節(jié)讓我感到好奇:寶寶要什么東西,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不給他,那么我猜測想必是不能給他的東西,比如易碎、危險的物品,但是為什么又“等他鬧完了再給他”呢?如果本來就可以給他,那么為什么不在他一開始要的時候就干脆痛快地給他呢?這個矛盾的態(tài)度不僅寶寶不明白,我這個成年人也鬧不明白,所以無怪乎寶寶要發(fā)脾氣呢。
在責怪寶寶脾氣大之前,最好先看看我們的行為當中有沒有讓他發(fā)脾氣的理由。一般來說,除非是困了餓了病了,寶寶不會無緣無故地發(fā)脾氣。
如果他發(fā)脾氣是因為我們的某個舉動,那再看看這個舉動是否有道理。如果我們做的事情的確有道理,比如不能給他有危險的物品把玩,那么他發(fā)脾氣也是正常的,我們不用太過在意,畢竟沒有滿足人家的愿望嘛,還不讓人家抱怨一下?對于小小孩來說,最有效的方法是找一個替代品,轉移他的注意力,他就停止發(fā)脾氣了。如果我們做的事情沒有道理,比如這封來信里描述的前后矛盾,那么我們需要改進自己的行為,做到說話算數(shù)、堅守原則,不能給的東西無論孩子怎樣哭鬧都不妥協(xié),能給的東西也不逗孩子,而是痛痛快快地給他。
借用這個問題,我們談一談兒童憤怒這個情緒。
大約四個月,嬰兒開始表達這種非常激烈的情緒:憤怒。比如,當吃奶的愿望不能得到即刻滿足時,嬰兒會變得怒不可遏。
隨著月份的增加,憤怒情緒出現(xiàn)頻率也逐漸升高,到了8~12個月左右,嬰兒會經(jīng)常用憤怒來表達不滿。因為他們腦的發(fā)育已經(jīng)進入一個特殊階段,他們對事物有了初步的記憶,能夠回憶起過去、將過去與現(xiàn)狀做一個比較,并且預見未來的情況。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呼應寶寶的喂養(yǎng)需求、如果有人把寶寶手中的玩具拿走了、如果看護人暫時離開寶寶,都會引起孩子的強烈反響,孩子會發(fā)很大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