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振滔的記憶中,一位長者的話令他終身難忘。村里一戶人家蓋房,王振滔極不情愿地被叫去幫忙遞磚瓦。看著他懶散的樣子,一位長者說:“這孩子長大了干不了什么事的。”王振滔當時就懵了。他遞完最后一片瓦,馬上離開。就這樣,17歲的王振滔走出家門,到外地闖蕩。他坐船到武漢,跟隨堂舅學木匠手藝,走家串戶給人做家具。
對年輕的王振滔來說,居無定所的“游方木匠”生活艱苦且賺不到大錢。不想滿足于成為一個手藝人的他投奔遠在福建的舅舅。在福建,王振滔找到了賺錢的機會。
溫州許多生產紐扣的家庭作坊對馬口鐵需求量很大,而福建做罐頭盒的廢鐵皮卻沒有人要。王振滔以100元一噸從福建回收廢鐵皮,到溫州500元一噸出售,供不應求。從此,王振滔往返于福建和溫州,倒賣鐵皮賺取差價。他發(fā)財的方式不久便引起更多溫州人的注意,競爭對手多了,利潤越來越薄。
1986年,從武漢回溫州過春節(jié),王振滔路經南昌,隨朋友參觀了一個展銷會。他注意到皮鞋賣得最好。老鄉(xiāng)告訴他,推銷皮鞋比較穩(wěn)定,利潤較高,可以嘗試。
機遇需要變通,這是溫州人的生存方式。心動的王振滔春節(jié)一過,帶著溫州5家皮鞋廠的產品回到武漢,走進一家家大大小小的國營商場。國營體制、供銷方式的種種局限,再加上王振滔小販游商的背景,國營商場通通拒絕接納這些主動上門的溫州鞋。
無奈之下,王振滔做出決定,提前交納承租費,不讓商場承風險,租借國營商場的柜臺。終于有商場負責人同意租半個柜臺給他。面對辛苦爭取到的半個柜臺,王振滔細心地記下顧客對皮鞋款式、尺碼、顏色、質量的意見。顧客要什么樣的鞋,他就打電話給溫州的廠要什么樣的。他半個柜臺的銷售額,比商場10個柜臺的銷售額還高。
這一年,新的潮流,新的風尚,從沿海吹到內地,接著席卷中國。
溫州百里之外的上海,盤踞冶金大樓16層的長達19年之久的兩條“文革”標語,被一洗而凈。為之付出的代價是8500元,耗用200個勞動日;上海市區(qū)內,每平方米售價520元至550元,郊區(qū)售價為417元至480元。而在云南邊疆江川縣,也有新聞爆料——星云湖畔農民辦了“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