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建柏林墻?(1)

心勝 作者:金一南


重建柏林墻?

也許到現(xiàn)在,我們也不能說柏林墻倒塌引發(fā)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硝煙散盡。激烈進行中的車臣戰(zhàn)爭,仍然可見那座大墻倒塌的余燼。但更大的沖突也許將暫時消停一段時間,因為北約已經(jīng)向東推進700公里,達到了俄羅斯的大門口。過快的進展使得很多東西來不及咀嚼就吞了下去,需要一段時間慢慢消化。這會成為暫時平安的基礎。

1989年圣誕節(jié),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蘇聯(lián)列寧格勒交響樂團、德國德累斯頓交響樂團齊集柏林大音樂廳,同臺演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以表示柏林墻倒塌后新的和諧。美國著名音樂家伯恩斯坦親臨指揮。當合唱隊開始高唱《歡樂頌》時,群情激動,許多人跟著唱起來,很多人對這個場面長久不忘。

只從這個場面去找和諧的人,恐怕很難理解事情的另一面:柏林墻倒塌后蘇聯(lián)很快解體,美國的戰(zhàn)略對手沒有了,它卻一天也沒有放松發(fā)展軍備。美國的軍費開支相當于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中國6個國家軍費開支總和的1.6倍。美國軍隊使用的裝備,不論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不論技術性能還是戰(zhàn)術性能,不論殺傷威力還是打擊精確性,皆遠遠甩下了對手,也遠遠甩下了盟友。但它的軍費開支仍然年年遞增??扑魑謶?zhàn)爭開打時美國國會尤其大方,批準的國防預算甚至比克林頓提交的數(shù)字還多出了83億美元,達到2889億美元。要說是軍備競賽,連競賽的對手都沒有了,它又是在跟誰賽呢?

世紀之交,美國哈佛大學防務代表團訪華。有人問:失去了對手的美國為何仍在大力擴充軍備?代表團成員、前駐歐裁軍大使布蘭克威爾講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說美國在尋求一種自己也不能準確描述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使己方以極小的代價,給敵方造成巨大傷害。至于該力量如何使用,在什么前提下使用,他也只能聳聳肩膀說聲不知道,也許未來的美國總統(tǒng)也不知道。

可以聽出來,它在跟一個看不見的對手競賽。在它的眼里,似乎始終存在著那道鋼筋混凝土和鐵絲網(wǎng)組成的柏林墻。那道真實的墻不在了,它就竭力要造一個虛擬的墻。差別僅僅在于第一個建墻者是蘇聯(lián),第二個建墻者是美國。

我們可以通過倒計時看看虛擬柏林墻的建造者。

真實的柏林墻倒塌10年后,美國采取了兩個顯著的動作。一個是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特·斯洛科姆所說,如果美國最終不能說服俄羅斯同意修改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美考慮退出該條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