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牛仔褲的“春天”(9)

他們創(chuàng)造了美國 作者:(美)哈羅德·埃文斯


路易斯·斯特勞斯于1881年在舊金山去世,喬納斯也于1886年在紐約去世。1886年,也就是戴維·斯特恩去世12年后,李維從他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退休,把管理公司工作的重擔交給了范妮的4個兒子:雅各布、西格蒙德、路易斯和亞伯拉罕。1890年,他和他的侄子們正式組建了股份有限公司。專利權已經開放了,其他商家紛紛效仿其設計。作為“太平洋希伯來孤兒庇護及家庭協(xié)會”(Pacific Hebrew Orphan Asylum and Home Society)和“尤里卡慈善協(xié)會”(Eureka Benevolent Society)的委托人,李維仍舊活躍在社會慈善事業(yè)中。他在加州大學及其四個委員會設立了28個永久獎學金基金。73歲的李維于1902年去世,他把大量遺產捐給了希伯來和羅馬天主教的孤兒院和“依曼紐——艾婦女會”(Emanu-El Sisterhood)。正如范妮所期盼的一樣,他的4個侄子得到了600萬美元遺產中的絕大部分。

斯特恩兄弟在經營公司數(shù)年后,將公司轉交給了西格蒙德的女婿沃爾特·哈斯(WalterHaas)和他的家人。2003年,羅伯特·哈斯(Robert Haas)和他的叔叔彼得共同掌管公司。到此時,已經傳到李維·斯特勞斯的第5代接班人來經營管理公司了。李維因設計和生產牛仔褲而永垂不朽——盡管他從來沒有用過“牛仔褲”這個詞。他去世后60年,還沒有到20世紀60年代,公司才啟用“牛仔褲”這個詞。基本上還是西方人在穿,在東方的銷量還不到總銷量的10%,直到20世紀50年代后才有所改觀。是好萊塢讓牛仔褲風靡全球,有些東西剛好把“李維斯”從服裝品牌轉化為全世界無人不知、無處不在的人文精神:獨立、抗爭、平等、自由。從20世紀30年代起,好萊塢的西部片真正俘獲了美國和世界的想象力。“李維斯”與粗獷的勞動者聯(lián)系更少了,而更多與自由馳騁的牛仔們的浪漫聯(lián)系在一起。從“二戰(zhàn)”到反叛十足的20世紀60年代,以及悠閑自在的年代,每一代人都從“李維斯”牛仔褲中找到了時代精神。《生活》雜志記錄了這樣的事實:1974年,美國紡織業(yè)年產4.5億匹斜紋棉布,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懊绹鞑康貐^(qū)骨瘦如柴的牛仔和礦工們身著的牛仔褲,已經成了全世界年輕人的標準著裝。從洛杉磯到圣特羅佩的時裝模特,都稱贊它們是最好的休閑服飾。許多收購舊貨的美國人僅靠收集整包破舊的時尚牛仔褲出口到英國和歐洲大陸,就成了大富翁。”

也就在1974年,7 500萬條由李維公司生產的正宗牛仔褲銷售一空,而它的仿制品,比任何品牌的衣服都要多。人們對這位已經去世很久的移民十分尊敬,并擁戴他為世界潮流的領導者,這頗為奇怪。當時的社會公眾這樣評價:在英國,在服裝行業(yè)為人們所懷念的是貴族人士卡迪根(Cardigan①)、惠靈頓(Wellington②)、拉格倫(Raglan③);而在美國,人們緬懷的是出售工裝褲的地攤商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