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霍比特人(1)

生命最后的讀書會 作者:(美)威爾·施瓦爾貝


“媽媽,你說什么呢?我覺得第四期只是說你的癌細胞已經(jīng)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了。這也是無法手術(shù)的原因。你知道擴散這件事的,對吧?”

“當然,我知道那個。我只是不知道我的癌癥是第四期。”她的聲音聽起來有點惱怒,但也可能只是累壞了。

我想起了《疾病的禮儀》,開始苦想自己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我們家人從網(wǎng)上看到的資料都說癌癥四期的病人通常只能存活三到六個月,讓人有些絕望。但對于那些癌細胞已經(jīng)擴散的病人,并沒有明確的說法。

第四期就是晚期,沒有第五期。雖然有四A期和四B期,但這讓我想起我的籃球隊生涯,以“E-”收場,因為打分數(shù)的人不想把表現(xiàn)最差的球員劃到F等級。

我決定什么都不再多說。

做完化療,我們還要去二樓的藥房抓藥,每次在這里都要等好久。我給母親講了一個多年前聽來的笑話:十字軍東征的年代,一個英國士兵把醫(yī)生開的處方拿給倫敦藥店后就出發(fā)去打仗了。后來他經(jīng)歷了被俘、釋放、戀愛,并在波斯生活了三十年。最終他決定回到英國。回來后,他在口袋里發(fā)現(xiàn)了處方的收據(jù)。不可思議的是,那家倫敦藥店還在,柜臺的后面還是那位藥劑師。男人遞過收據(jù),藥劑師掃了一眼后說:“還沒配好呢,你五點鐘后再過來吧?!?/p>

其實,這個笑話里面還有鞋子和修鞋匠,不過我沒講。母親聽完捧場地笑了。她從來沒覺得我的笑話好笑過,但都禮貌地忍耐了。她唯一忍無可忍的是我小時候一度迷上說雙關(guān)語。

理論上,在化療開始時,醫(yī)生會打電話給樓下的處方室,等我們做完化療之后,藥已經(jīng)準備好了。但通常不會如此,總是有一堆問題。這與醫(yī)療保險有關(guān),不是額度到達上限,就是拿了這些藥就不能拿別的藥;不然就是藥有管制,需要其他人的簽名。母親拿的藥也是一盒接一盒,有刺激胰腺、治療嘔吐、緩解疲倦、治療安眠的。這些好幾百甚至好幾千美元的藥品,母親有時不需支付一毛錢;有時卻要自付。我們找不到這其中的邏輯,因為總會出現(xiàn)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況。母親倒很鎮(zhèn)靜。不管她需要支付多么高額的賬單,也不管醫(yī)療保險會替她付多少錢,她總是對我和自己說:“那些付不起的人該怎么辦呢?這不公平啊?!?/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