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黃色奔馳車(3)

旅行,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2 作者:(美)吉姆·羅杰斯


當然,我們當時都只把這當成了無心的玩笑話。

世事難料。

我和佩奇約會了一年出頭之久。1997年10月,她辭掉了夏洛特的工作,搬到了紐約,買下了自己的公寓。她在一家營銷公司擔任主管,我們開始加倍努力地籌劃我們的夢想。同時,我也開始認真尋找一種可以代替摩托車的陸上交通工具。

再沒有比騎摩托更令人振奮的事了。我一生中有過幾輛摩托車。1988年,我第一次騎摩托車穿越中國。這次旅行由公共電視網電視臺(PBS)全程拍攝,在《旅游》節(jié)目中播出,名為《漫長的騎行》。除了令人振奮這一點,摩托車還有其便利之處。比如,運輸摩托車過海、穿越沙漠或叢林都更加方便。佩奇當初若是愿意,我們可能就會選擇騎摩托車環(huán)游世界。其實正是她鼓勵我考慮自駕游的。但我并不打算隨便找輛車旅行。必須是輛跑車,必須是敞篷車。我想將車頂放下來,感受拂面的風。

當然,我對汽車一無所知。我住在紐約,自1968年以來就沒買過車。在選車的時候,我的無知暴露無遺。我對人說,我想要一輛四輪驅動、離地間隙很大的雙座敞篷車。我信誓旦旦地說,沒有這樣的配置,什么車也無法完成環(huán)球之旅。

但所有人都反過來信誓旦旦地對我說,市場上根本沒有這種車。

慕尼黑每兩年都會舉辦一次盛大的四輪驅動車車展。我參加了1998年春季的那屆。我沒有找到心儀的車型,卻遇見了會組裝車輛的人——此時,我已經閱車無數(shù),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一輛豐田底盤的跑車。其中一位讓去找加州的一個人。我得不遠萬里跑到德國卻得知能幫我的人在加州,這種事真是稀罕。加州的那個人又向我介紹了加州的另一個人(這和兩年后設法進入喀麥隆的情形十分相似)。這就是我認識格哈特·施泰因勒的經過。后來,正是施泰因勒和他在棱鏡國際設計公司的團隊組裝了我和佩奇最終用來環(huán)游世界、獨一無二的奔馳車。

這時,我的要求已經變得具體了。除了必須是敞篷車之外,這輛車還必須配有可收縮的金屬頂篷。我不想冒車頂被劃破的風險,這在環(huán)球旅行中絕對是件很掃興的事。此外,我認為這輛車還必須裝有柴油機。全世界的卡車、公車、火車和輪船都使用柴油機,柴油常常隨處都有。而我在之前的旅行中發(fā)現(xiàn)汽油常常很難找到。即便找得到汽油,汽油的質量也十分堪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