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月琴島(1)

女王蜂 作者:(日)橫溝正史


從伊豆的下田去往南方海上不到三十公里處,有一座連地圖上也不會標(biāo)明的小島,名叫月琴島。

月琴島——

這個名字比較新,從前據(jù)說有個俗名就叫海上小島,直到今天,這個俗名也還是它的正式稱謂。

它被浪漫地稱為月琴島,估計(jì)是江戶時代中后期的事了。顧名思義,因?yàn)閸u的形狀很像當(dāng)時風(fēng)靡一時的中國樂器月琴。

不過,對今天的讀者來說,這個名詞恐怕鮮有人知。這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弦樂器,琴身形狀頗似滿月,trd因而得名。各位大概想象一下在圓圓的盆上粘上三味線的琴柄,這就差不多了。琴身直徑約一尺一,琴柄長度大概四寸五六。

月琴傳入日本據(jù)說是在江戶時代早期,經(jīng)由長崎,風(fēng)靡全國大約是江戶中期以后。直到明治中期,月琴還在婦女間流行,之后日漸衰頹。到了明治末期及大正初期,仍有三兩學(xué)琴者,還可見到些在城郊的繁華之所門前賣藝,邊走邊彈的景象。但到了大正中期之后,這些寥落景象也難得一見了。

盡管如此,這座小島還是命名得十分貼切。

島嶼大致呈圓形,直徑四公里有余。在島的乾位,即西北方的一角,直挺挺地突著一段寬約五百五十米,長度超過一千六百米的斷崖。于是整座島的形狀便像極了一把月琴。

這段斷崖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琴柄岬,它的尖端似鷲嘴,是全島最為險要之處。

諸君若趕在初春之時,即二三月份的時候來島上一游,或許會為島上的美景震撼不已:從聳立在島中央的兜山腳下到琴柄岬,山茶花勝景似織錦緞一般綿延伸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