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時,還只是依托十二支派的散兵游勇,除了空有回歸迦南地的拳拳之心外,尚不能算作一個獨立的民族。由于在埃及多神崇拜的環(huán)境下生活多年,埃及本地的宗教仍深深地影響著他們、主導(dǎo)著他們,他們尚沒有形成自己獨有的信念和生活方式。西奈山接受“十誡”,對以色列人而言,是一次全面的精神改造。摩西選擇西奈山來完成整個民族的“洗腦”,可謂煞費苦心:西奈山相對封閉,基本不受外來的干擾,百姓在這里更容易感受到來自神靈的凈化。
除了接受“十誡”,在西奈山下,摩西還帶領(lǐng)百姓建立了會幕。會幕實際上就是由帳篷搭建的用來祭祀上帝的簡易場所。與埃及和其他周邊國家到處林立的廟宇不同,會幕是以色列人在荒漠中唯一的一個敬神場所。在此后的漫長曠野飄流途中,甚至居住巴勒斯坦后相當(dāng)長的時間內(nèi),以色列人敬拜的場所都是這種便于移動的簡易會幕。即便今天,猶太人舉行宗教活動的猶太會堂,仍秉承幾千年之前會幕的風(fēng)格,拒絕奢華和張揚,與富麗堂皇的基督教堂和清真寺等其他宗教建筑相比,甚至顯得有點寒酸,但這絲毫不會減弱會堂在猶太人心目中的神圣。
會幕主要由圣所和至圣所兩大部分組成。
圣所占會幕的三分之二,里面有七燈臺、陳設(shè)貢餅的桌子和香壇。七燈臺屬于會幕里的“照明設(shè)備”,中央的那只燈臺代表安息日,兩旁的六只象征著上帝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的六天,也表明世間的猶太人要辛勤勞作六天。耶路撒冷第二圣殿里就曾安放了一座純金打造的七杈燈臺,后面我們將會講到,龐培攻陷耶路撒冷后,圣殿內(nèi)圣器被搶劫一空,從此這七杈金燭臺下落不明。以色列建國后,七只大燈臺出現(xiàn)在以色列國的國徽中。今天你在以色列政府的許多建筑物上和以色列官方文件中,均不難發(fā)現(xiàn)七杈大燭臺的圖案(另一個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圖案是大衛(wèi)星)。
“至圣所”,顧名思義,也就是最神圣的所在,里面存放有猶太教最神圣之物——約柜。只有大祭司才能一年一度在贖罪日當(dāng)天進入至圣所內(nèi)。據(jù)說,約柜里存放有兩塊刻著“十誡”的石板和裝滿嗎哪的金罐等。亞倫死后,他的拐杖也被作為圣物安放其中。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破耶路撒冷后,王宮和第一圣殿全被燒毀,無價之寶“耶和華約柜”也隨“巴比倫之囚”一起被解往巴比倫,從此約柜下落不明,人們再也沒能見到它的模樣。也有傳言,約柜是被所羅門的私生子帶往了埃塞俄比亞。
由于摩西家族的利未支派一直對上帝忠心耿耿,并力助摩西平息了作亂的其他支派,所以,摩西指定由他們專伺圣幕,不用參加作戰(zhàn),并規(guī)定其他各支派不得靠近圣幕。
在西奈山下,摩西還進行了以色列人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從而掌握了以色列民族的整體實力(這應(yīng)該是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人口普查了,也許世界各國的人口普查就是從這里學(xué)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