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沒有潛意識的X先生在生活各個方面都舉步維艱。當我們過馬路時,看到貨車沖過來,不用想就知道有危險,要立即跳開。但是X先生無法在當場感到那種驟增的驚恐,他必須要等看到或者了解到卡車對人造成的傷害時,才會猛然一驚。所以當卡車沖向X先生的時候,他可能會拿出筆記本上網(wǎng)查一下這種情況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再作出反應(yīng)。同樣的,我們跟某個女性初次見面時,瞬間就能判斷她是什么樣的人,她可能會做什么樣的事,對她的印象是好是壞,全部過程用不了幾秒鐘。但是X先生卻辦不到。他最有可能的做法是把對方的特征逐一列在小本子上,隨機組合,然后忘我地做著各種可能性的復(fù)雜分析……如此看來,歸根結(jié)底,潛意識是不可或缺的,沒有潛意識就沒有意識。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人的大腦中同時有意識和潛意識兩套系統(tǒng)存在,就像我們有兩個腎、兩片肺一樣,有雙份系統(tǒng)相互備援。但是意識跟潛意識的關(guān)系又跟雙腎、雙肺有所不同:意識和潛意識互不相同、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比如說:
潛意識是復(fù)合系統(tǒng),意識是單一系統(tǒng)
這點從大腦受損的病人身上可以看出來。大腦的不同區(qū)域代表著不同的潛意識功能,比如說,大腦的某區(qū)域受損可能會影響記憶能力,但學習能力則不受影響;中風可能會使語言能力受損,但不影響其他能力。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Q先生,他的大腦某個地方受到損傷,影響了他的本體感覺的功能,但是對他其他方面的潛意識能力并沒有影響。如此說來,潛意識就好比一個“并聯(lián)電路”,其中一條電路受到破壞,并不影響其他電路的正常運行。
那么意識是什么呢?
意識是一種知覺,相當于“觀察者”,比如:老師剛燙了新發(fā)型,你的好朋友對你的畫的評價,從電腦里傳來的優(yōu)美音樂,等等。你察覺到這些外部事物的存在,說明你意識到了它們。同時,意識還是“指揮者”,它不僅觀察和感覺外在的事物,還能根據(jù)這些事物反饋的情況,積極主動地調(diào)控和管理身心。所以除了極特殊的情況,比如多重人格,意識可能分裂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系統(tǒng),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意識就是單一的系統(tǒng)。這樣來說,意識可以被看作是一個“串聯(lián)電路”。
潛意識是“馬上解決”,意識是“事后再說”
人類有一種潛意識的“危險偵測器”,可以在意識注意之前估量所接收的信息,如果它判定有威脅,就會馬上作出恐懼反應(yīng)。但是“世間安得雙全法”,這種潛意識因為分析速度非???,也很容易出錯。這時如果有個“穩(wěn)重”的處理系統(tǒng)來修正錯誤,就再好不過了。于是意識出場了:雖然它比較慢,但是可以提供更詳細的環(huán)境分析,修正因快而犯下的錯誤。
假設(shè)你走在路上,突然看到路中間有一條細長的褐色皮質(zhì)物,你的第一個念頭是“蛇”!于是連忙停住腳步,倒吸一口氣。然而,待進一步分析,卻發(fā)現(xiàn)原來只是一根樹枝,你這才繼續(xù)上路。你的潛意識先對那根樹枝進行了一次初步的粗略分析,之后意識再進行一次更詳細的分析。意識和潛意識的這種合作搭檔對我們來說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