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謀刺攝政王載灃 龍豬鳳鴉集于一身

鐵血黃花:清末民初胡暗殺 作者:伍立楊


—從志士到巨奸,汪兆銘一生與暗殺結(jié)緣

安重根在1910年的春天犧牲。就在他壯烈就義的同時,中山先生的高級助手忍無可忍,親自操觚上陣了。3月份,在北京皇宮附近發(fā)生了刺殺攝政王大事。

汪精衛(wèi)當年以行刺清吏轟動全國,后半生卻以對日退讓政策激起前進青年的公憤。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四屆六中全會,會畢,全體委員下樓合影。以晨光通訊社為掩護的暗殺者潛入采訪,由孫鳳鳴執(zhí)行,向汪連發(fā)3槍,擊成重傷。1944年因槍傷迸發(fā)死去,起自暗殺,死于暗殺,也是他的宿命吧。

汪兆銘于1910年3月31日午夜,謀刺攝政王載灃,地點選在什剎海邊的銀錠橋。此前已謀劃兩三年,事機極縝密。他以為革命黨行事,不能以一般運動為滿足,并且這些運動多在海外展開,而于內(nèi)地是較少聲響,這時不但立憲派人物頗多攻擊,就連革命黨之大手筆章太炎先生也頗有微詞。此前一年,同盟會內(nèi)訌,革命氣氛頓形低沉。因此瀕臨北上之前,汪兆銘作為孫中山先生的助手,留信給中山先生,略謂:“蓋此時團體潰裂已甚,維持之法,非口實所可彌縫,要在吾輩努力為事實之進行,則灰心者復歸于熱,懷疑者復歸于信?!币蚴聦嵵绊懼谔煜拢垂粽?,也當“愧怍之不暇”。胡漢民與中山先生等同志欲阻其行,終未果。

當辛亥革命之前數(shù)年,汪兆銘就與同憂之士黃復生、喻紀云、曾醒、方君瑛、黎仲實、陳璧君等組成一小型暗殺團體。其中喻紀云是化學實驗專家,他與黃復生擔任炸彈制造。武器包括日本日野大尉發(fā)明的36響鐵槍及自動炸彈,曾以小豬為犧牲目標,啟動電門試驗。原定刺殺西太后的外甥端方,后以其人在清室尚算比較開明者,故轉(zhuǎn)而選定刺殺載灃。惜在當年2月23日所埋炸彈因有新掘土痕而被消防警衛(wèi)隊窺破,當局順藤摸瓜,終在3月7日把汪、黃二人捕獲。捕后嘗有長達四千余字的歷史供詞,指斥立憲之虛偽,倡言革命之必需,恣肆汪洋,回腸蕩氣,為同志推卸責任,而攬之于己身,并抱定必死的決心,期以振起中國,為“后死者之責”。他曾有詩謂:“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鳖H傳誦一時。

1910年5月中旬,蔡元培在德國,回吳稚暉函說他得知汪兆銘被拘,深為震驚。“此公屢經(jīng)同人苦勸而不回,良可敬佩,然未下手而敗,則尤可悲也。”(《蔡元培年譜長編》,363頁)當時社會上以為,蔡元培是個老實人,老實人竟會鬧革命,是不可思議的。

當時國內(nèi)外輿論,以為汪精衛(wèi)必死無疑,一般頑固官僚,原也作此主張。后由警、政多方要人會審,尤以肅親王認為立憲時期殺一志士,除迫更多黨人鋌而走險以外,別無好處。遂改為終身監(jiān)禁。蓋清廷當時心理上已為革命黨所懾服。黃克強先生認為,人民在迫不得已時,方可從事暗殺之道。汪兆銘、黃復生在革命黨內(nèi)起重要作用,又以穩(wěn)重著稱,所以此次暗殺實屬唐突。清政府留之不殺,算是聰明。如開殺戒,崇拜他們的血氣方剛的青年就會以血還血地進行報復(參見《黃興年譜長編》,157頁,中華書局)。后因革命形勢飛速發(fā)展,次年(1911年)武昌首義成功,數(shù)月之內(nèi),光復達15省之多,而汪氏也在這年9月16日獲釋。

汪氏民國紀元前兩年行刺攝政王載灃案在刑部獄中兩次親筆供詞—

其第一次供詞有云“復在南洋各埠演說,聯(lián)絡同志。繼思于京師根本之地,為振奮天下人心之舉。故來。又自以平日在東京交游素廣,京師如憲政編查館等處,熟人頗多,不易避面,故聞黃君(著者按:即黃復生)有映相館之設,即以300元入股,至京居其處。黃君等皆不知精衛(wèi)之目的所在,故相處月余。后見精衛(wèi)行止可異,頗有疑心,故映相館中有人辭去”。

意在為同志開脫。第二次供詞有云:

“談法理者,每謂君主僅國家之最高機關(guān),有憲法以范圍之,則君主無責任,而不可侵犯,故君主立憲,未嘗不可以治國,此于法理則然矣;以事實按之,而有以知其不然也。大抵各國之立憲,無論其為君主立憲,為民主立憲,皆必經(jīng)一度革命而后得之。所以然者,以專制之權(quán)力,積之既久,為國家權(quán)力發(fā)動之根本,非摧去此強權(quán),無以收除舊布新之效故也……憲政體,則民族主義與民權(quán)主義之目的,皆可以達,而戰(zhàn)爭之禍,亦可以免,誠哉言也!或有慮此為不利于滿人者,不知果不言立憲則已,如其立憲,則無論為君主國體,為民主國體,皆不能不以國民平等為原則。謂民主國體為不利于滿人者,非篤論也?;蛴袘]此不利于君主者,然以較諸鼎革之際,其利害相去當如何?歷史所明示,不待詳言也……上之所言,于國內(nèi)現(xiàn)象,略陳之矣。至于國外之現(xiàn)象,其足使中國一亡而不可復存,一弱而不可復強者,尤令人驚心觸目,而不能一刻以安……由此言之,則中國之情勢,非于根本上為解決,必無振起之望,及今圖之,其猶未晚,斯則后死者之責也?!?/p>

這一次供詞達三千余言,論述立憲的作用和中國的現(xiàn)實,以及革命的迫切,俱言之成理,并就各國歷史演繹發(fā)論,條暢勁挺,聳人視聽。

汪精衛(wèi)乃一介白面書生,眉目朗然,如玉樹臨風。清末民初之際,他倡言革命,雄辯滔滔,為《民報》主筆,極得孫中山先生的信托。其文氣磅礴縱橫,識者許為旋轉(zhuǎn)乾坤之偉器。銀錠橋事敗被執(zhí)將責任盡攬己身,而開脫同志,不啻黨人佳話。即在清廷當局,亦為之敬畏不置。后來為了和蔣介石爭正統(tǒng)之位,竟千方百計逸出轟炸區(qū)去給敵人叩頭,前后懸殊如此天差地隔,真是一龍一豬,南枝北枝都是他了。他之費盡心機做了兒皇帝,這種可怖的變態(tài)心理,足供心理學家作樣板研究了。

汪精衛(wèi)投敵之后,從此一步錯,步步錯。為萬世所羞道,受歷史之譴責。

1940年代,他曾訪問偽滿洲國,同溥儀會面。兩人見面的禮儀,由日本人為之規(guī)定,預備以“元首禮”會見。可是當會見的那一刻,溥儀在皇位上坐定,百官呼三鞠躬,將了汪精衛(wèi)一軍,他也不得不隨之如儀。而溥儀對之不還禮,最后只同他不冷不熱地握手。汪精衛(wèi)回到下榻處,痛哭流涕?;蛟S溥儀想到汪氏刺殺他親爹的事,所以對之甚為冷淡。他回南京途中,路過北平時曾舉行一場演說會,沉默良久,方才發(fā)言,他說,我在被清朝逮捕入獄后,有人問我中國何時能好?我謂在30年后,我想今日在座亦必如此問,我亦作如此答。

說畢又哭泣,說到激憤處頻頻擊案。座中青年多以泣應之。

他的精神資源不少來自日本,和楊度等人是一樣的。但是日本的東西,和西式的政經(jīng)體制,畢竟差得太遠。他和溥儀在日本的導演下,除了演出丑劇,還有什么作為?至于溥儀對他的冷淡,他還頗覺委屈痛哭,那是缺乏自省,因為當年他埋炸彈預備要將其肉身炸成粉碎的醇親王載灃,就是溥儀的親爹。溥儀長大后,也沒有他伯父(光緒帝)的半點精神氣質(zhì),是個庸常的傀儡。他當然要對汪精衛(wèi)不陰不陽的了。

汪氏在年輕的時候,尚有鐵血氣質(zhì),為青年所仰慕。中年以后,動輒流淚,則此淚也難有什么分量。

張恨水先生的作家朋友納廠(庵)從前有一篇論人物評價的文章,其中說“聲伎晚歲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清白俱非”。其言十分沉痛,借來評騭汪兆銘,也甚恰切。

《徐志摩日記》,1918年10月1日。記述他和一班文友,如任叔永、朱經(jīng)農(nóng)、莎菲女士、胡適、馬君武之屬,在西湖活動,隨后往錢塘江觀夜潮水。任叔永向他介紹了汪精衛(wèi),這是徐志摩和汪兆銘的第二次會面。這一次他感受更深了,怎見得呢?“他真是個美男子,可愛!適之說他若是女人,一定死心塌地地愛他。他是男子,他也愛他!”

查汪氏年譜,這時節(jié),他任護法大元帥府代理秘書長,九十月間,他正在上海杭州一帶活動,遂得以和志摩等見面。志摩仍嫌不足表達他對汪氏的愛戴,描述其氣質(zhì):“精衛(wèi)的眼睛,圓活而有異光,仿佛有些青色,靈敏而有俠氣”,吃飯的時候,10個人擠在一個小船艙里,品嘗地方風味,“精衛(wèi)聞了黃米香,樂極了。我替曹女士蒸了一個大芋頭,大家都笑了,精衛(wèi)酒量極好,他一個人喝了大半瓶的白玫瑰。我們講了一路的詩,精衛(wèi)是做舊詩的,但他卻不偏執(zhí)?!边@一段時間,他們都在浙東一帶活動。又過了10天,即11日,他又記述,張君勱向陳衡哲大獻殷勤,胡適見之狂笑,而馬君武呢,“大怪精衛(wèi)從政,憂其必毀”。這種憂慮來得令人驚奇,因為日記是見面活動的當天就記錄下來的,仿佛有一種可怕的預感。果然,二十余年后,他投向日軍的卵翼。

志摩日記數(shù)十年未單獨整理,史料價值甚見珍貴。而其對汪氏的印象,好到無以復加,從外形到內(nèi)在氣質(zhì),節(jié)節(jié)贊美,尤嫌不足,又借胡適之口,異化性別,想到婚姻上去,即令知其不可,仍表態(tài)愛戀一如既往。這叫人想起陶淵明的《閑情賦》,那種無法遏制的想念。這是為什么呢?探其究竟,一者汪氏外表俊拔挺秀,更兼有魏晉人物的高標出塵的風采,如松如竹,矯矯不群,望之儼然;一者汪氏文學詞采華茂,詩詞獨辟蹊徑,氣韻充溢,生面別開,論天賦論學力,俱無可挑剔;一者汪氏更有烈士的行藏,以一地道文人,而曾經(jīng)做出驚天動地的事功,流血五步,慷慨而為刺客,龍驤虎嘯,睥睨山河,吐落肝肺,瀟灑滑脫。綜合事機,當世殆無有能當之者。故其身負當時青年的夢想和期許,蘊涵時代趣味圭臬的緊要的諸方面。于是他得到徐志摩近乎失態(tài)的贊譽,也就不出意料了。

后來汪精衛(wèi)脫離重慶,到達香港,重慶方面看這個中央政治會議主席有不可挽回的降日之心,乃以激烈的暗殺手段對付。汪氏以當時中國第二號政治人物,置國危民辱之際,廁身敵國翼下,忘情于父母之邦,到底無法博人寬宥。軍統(tǒng)特務一路窮追,發(fā)展成驚動一時的跨國刺殺,但畢竟是由政爭勝負未曉而來的驚慌失措,適見其小丈夫心志。倘汪氏承續(xù)他早年革命的志節(jié),使清明在躬,志氣如神,凜然示人以不可犯,則即如不仁不義者也不敢出此下策,軍統(tǒng)敢以暗殺對付,確也證明他自身有不可彌補之性格缺漏。1939年1月,戴笠親臨香港指導,第一個遭其暗算,險蒙不測的便是汪系南華日報總編輯林柏生,他在下班途中,被人持鐵棍猛擊,此人頭骨十分堅硬,昏死后不久復蘇。其后,另一與之面貌相似的男子在他家住宅附近被擊斃,當了他的替死鬼。汪精衛(wèi)本人自1938年底抵昆明,即藉了龍云提供的飛機飛赴越南河內(nèi),而藍衣社(軍統(tǒng))的暗殺活動,也即從香港開到河內(nèi)來了。當汪的政治秘書曾仲鳴住在河內(nèi)的都城旅館擔任內(nèi)外聯(lián)絡時,即為藍衣社分子密切包圍。晚上則與汪氏一家住在高朗街27號,一座幽靜的花園洋房。1939年3月21日,凌晨2時半,特工人員王魯翹等6人在陳恭澍率領下,砍開竹籬,從鐵柵欄爬入花園,以人踏人的方式,攀上門窗,再以鉤索爬上三樓層檐,開槍擊中站在樓梯的衛(wèi)士,又在廚房門口擊倒2人,遂沖到曾仲鳴臥室房門,將門砍破,時曾氏夫人方君璧女士已聞聲起視,即被一槍射中腿部,特務旋即向曾氏做密集掃射,行刺者見目的已達,又以為被刺者為汪精衛(wèi),于是急忙遁去。這時當?shù)剀娋屯羰闲l(wèi)士已開始反擊,經(jīng)一陣追射,捉獲重慶方面殺手若干人。當時逸脫的行動組特工頭目王老僑,后在上海被汪系特工捕獲處刑。

其后汪精衛(wèi)所撰《曾仲鳴先生行狀》中,關(guān)于他切身經(jīng)歷的暗殺有一對比,充滿悲音哀調(diào)?!皢韬簦嗾\不意今日執(zhí)筆為仲鳴作行狀也。當二十四年十一月一日余在南京中央黨部為兇徒所狙擊,坐血泊中,君來視余,感甚,余以語慰之。此狀今猶在目前。乃今則君臥血泊中,而以語慰我也。余當日雖瀕于死,而卒不死。乃今則君一瞑弗視也。茫茫后死之感,何時已乎?……”曾仲鳴彌留之際,說了幾句話:“國事有汪先生,家事有吾妻,無不放心者?!逼淦薹骄?,是革命元勛方聲濤、方聲洞之妹氏,從小看到兩位兄長追隨中山先生為國奮斗,受到影響,銳意問學,志節(jié)堅定,廉正節(jié)操,早已養(yǎng)成。她雖未死,亦身中3槍,她有什么錯呢?頂多算嫁錯了人罷,亦遭此厄運。

金雄白著《汪政權(quán)的開場與收場》對此事的敘述節(jié)引可參考—

高朗街27號住的人很簡單,除了汪氏夫婦和曾仲鳴、方君璧夫婦以外,僅有朱執(zhí)信的女公子,與汪氏的秘書陳國琦等數(shù)人(陳為陳璧君之侄)。那里的房屋,是兩開間的二層樓,樓上向街一連兩間,較小的一間,是汪氏夫婦的臥室,較大的一間,是曾仲鳴夫婦的臥室,白天就作為汪氏會客起居之所。而行刺他們的人,卻處心積慮地早已有了周密的布置。在汪氏寓所的對面,于汪氏抵達河內(nèi)以后,賃定了一所房屋,朝夕有人隔街向汪寓遙窺。他們見到汪氏每天在這較大的一室與周佛海等聚談,而且里面還有床鋪的設備,因此推定這必然是汪氏的臥室了。

1939年3月21日的午夜,所有汪寓的人,早已熄燈就寢。有人就從花園后面逾垣而入,撬開樓下的門,躡足登樓,直抵曾仲鳴臥室之外,臥室門是玻璃的,至臥榻的位置,行刺者也早已在隔街看得很清楚,所以行刺的人把臥室的玻璃門擊破之后,即將手提機關(guān)槍伸入門內(nèi)開火掃射。首當其沖的是曾仲鳴,他在開槍以前,已聽到有人登樓的聲息,剛好起床察看,而無數(shù)的槍彈,就直接命中在他的胸部,尤其腹部給打得彈洞密如蜂房,當場倒地。曾的夫人方君璧(女畫家,曾在港日開畫展,現(xiàn)僑寓法國)也身中數(shù)槍,幸而躲在床下,雖受傷而所中尚非要害,得免于死。最幸運的是朱執(zhí)信的女公子,她聞到槍聲,急起躲在門后,那里剛好是一個死角,乃得平安無事。刺客聽到室內(nèi)的倒地聲、呼號聲,以后除了呻吟聲以外,一切又歸沉寂,以為任務完成,汪氏定已命中,遂攜槍下樓準備離去。而睡在樓下的陳國琦,已聞聲上樓赴救,刺客在黑暗中看到人影,再度開槍轟擊,陳國琦被擊中腿部受傷倒地,刺客們乃得以從容逃逸。而汪氏夫婦,因為睡在隔室,雖受虛驚,未損毫發(fā)。

雖然這行刺的一幕,結(jié)果是誤中了副車,但所給予汪氏精神上的影響很大,他認定這是重慶特務人員所為,而絕不是私人的仇殺。汪氏本患有嚴重的糖尿病,自從中央黨部被刺中槍以后,一彈尚留體內(nèi),益發(fā)容易動肝陽。經(jīng)此刺激,更引起了他很大的沖動。尤其曾仲鳴是個最親信的部下,他的姊姊曾三姑──曾醒,是同盟會的老會員,與汪氏夫婦有深厚的感情,而曾夫人方君璧又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方聲洞氏的胞妹。基于這兩種淵源,汪之對曾,一向視同己子,……仲鳴之終于不起,實給汪以無限的悲傷與刺激,所以行刺案件的發(fā)生是民國二十八年的三月二十一日,而汪在同月二十七日就發(fā)表了一篇題目叫《舉一個例》的文件(即國防最高會議記錄,已見上文),雖然表面上在證明他的和平主張,曾經(jīng)最高國防議會的正式通過,而最主要的目的,卻是為了曾仲鳴之死,對中央起了絕大的反感,激使他有自組政府之意。汪在河內(nèi)時就說:“曾先生臨死的時候,因為對于國事尚有主張相同的我在,引為放心。我一息尚存,為著安慰我臨死的朋友,為著安慰我所念念不忘的他,我應該盡其最大的努力,以期主張的實現(xiàn)。”在這寥寥幾句中,已充分表現(xiàn)了汪氏的內(nèi)心。行刺一幕的禍闖大了!本來已預備赴法的汪氏,因此而打消原意,曾仲鳴代汪而死,竟直接促成了汪政權(quán)的出現(xiàn),這是人謀之不臧呢?還是造化小兒在暗中作弄?

汪精衛(wèi)受此驚嚇,經(jīng)過一番東躲西藏的巨大周折,方于4月28日逸出河內(nèi),輾轉(zhuǎn)抵達上海。其間充溢著與政治斗爭有關(guān)的間諜戰(zhàn)、神經(jīng)戰(zhàn)的神秘氛圍。后來上海的報紙追述了一個細節(jié),說是汪精衛(wèi)在河內(nèi)暗策逸脫的時候,常在郊外河邊釣魚,每天總有一個人經(jīng)過他的身旁,每次都要揩鼻子,普通人用手帕,這人用紙,太陽西沉時分,有人細心拾起紙團,“汪先生能逃出河內(nèi)便是這些揩鼻紙的功勞,這些紙便是聯(lián)絡的記錄,利用釣魚的時候,在街邊交換情報,這用意是相當周到的?!保ā渡虾C咳招侣劇?940年12月4日)

汪精衛(wèi)從一個奮身謀炸清廷親貴的激進分子,后在政壇上屢遭暗殺,他是怎樣一種心態(tài)呢?且以揣摩歷史的立場看他一首律詩,不難窺得個中些許隱情(其詩作于軍統(tǒng)跨國暗殺之后)。詩寫得深永沉郁—

臥聽鐘樓報夜深,

海天殘夢渺難尋。

木樓欹仄風仍惡,

燈塔微茫月半陰。

良友漸隨千劫盡,

神州重見百年沉。

凄然不作零丁嘆,

檢點生平未盡心。

用這詩來和汪氏畢生的經(jīng)歷、志節(jié)相對照,卻是多少有些諷刺意味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