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家、民族的重大危機,清政府的掌舵人慈禧太后也在極力尋找出路,力圖振作。
1901年1月29日,還在流亡途中,慈禧太后經(jīng)過顛沛流離之苦后,痛定思痛,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后,終于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發(fā)布了一道力求振作自強的上諭。這道上諭的發(fā)表,標志著清末新政的開始。
上諭中說:
世有萬禩不易之常經(jīng),無一成不變之治法。窮變通久,見于大易;損益可知,著于論語。
伊古以來,代有興革。
我朝列祖列宗因時立制,屢有異同。入關(guān)以后已殊沈陽之時。嘉慶、道光以來,漸變雍正、乾隆之舊。大抵法積則敝,法敝則更,惟歸于強國利民而已。
自播遷以來,皇太后宵旰焦勞,朕尤痛自苛責(zé)。深念近數(shù)十年積敝相仍,因循粉飾,以致釀成大釁,現(xiàn)正議和。一切政事,尤須切實整頓,以期漸致富強。懿訓(xùn)以為取外國之長,乃可去中國之短;懲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師。
皇太后何嘗不許更新?lián)p益科條?朕何嘗概行除舊?酌中以御,擇善而從。母子一心,臣民共睹。今者恭承慈命,一意振興,嚴祛新舊之名,渾融中外之跡。
中國之弱,在于習(xí)氣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文法者庸人藉為藏身之固,而胥吏恃為牟利之符。公私以文牘相往來,而毫無實際;人才以資格相限制,而日見消磨。誤國家者在一私字;禍天下者在一利字。
晚近之學(xué)西法者,語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藝之皮毛而非西學(xué)之本源也。居上寬,臨下簡;言必信,行必果。服往圣之遺訓(xùn),即西人富強之始基。中國不此之務(wù),徒學(xué)其一言一話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肥利身家之積習(xí)。舍其本源而不學(xué),學(xué)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強耶?總之,法令不更,痼習(xí)不破,欲求振作,須議更張。